财政部近日印发通知,从强化预算约束角度,对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提出明确要求,督促各地区各部门坚持过紧日子不放松。
通知要求:一是严格加强“三公”经费管理。对“三公”经费实施更加严格的限额管理。行政和参公事业单位不得使用非财政拨款安排因公出国(境)费等。二是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调中央部门带头大幅压缩论坛、节庆、展会等活动。举办活动不得讲求排场,尽量节约支出等。三是强化预算约束和执行监督。进一步开展预算评审,遏制项目申报高估冒算、掺杂无关内容等问题等。四是严格支出管理,兜牢“三保”底线。强调对基层“三保”健全分级责任体系,要求各地坚持优先使用稳定财力用于“三保”等。五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强调要对重大政策、项目继续开展事前评估,从源头上严格立项管理等。六是严肃财经纪律。强调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明确要求各单位贯彻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将预算管理的各个环节责任明确到人等。
“过紧日子的要求不是权宜之计、一时之举,而是长期坚持的基本原则。”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石绍宾认为,从今年中央本级预算公开来看,这一要求和原则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落实。扣除重点保障支出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仅增长0.3%,集中有限财力保障国家重大战略任务。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坚决贯彻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中央财政带头压实责任,不断完善制度措施,让过紧日子成为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自觉遵循的原则,做到“大钱大方、小钱小气”,形成长期过紧日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