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四位一体”培养创新人才——山东大学(威海)深入推进创新文化共同体建设

发布时间:2024-01-03 08:54:06 发布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作者: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全国总决赛上,山东大学(威海)获得国家金奖2项,其中,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星瞳”团队“基于立方星技术的空间创新性应用”项目获得产业命题赛道国家金奖,这是山东省高校首次在此赛道获得国家金奖。

一直以来,山东大学(威海)高度重视开展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打造“创新项目、创新品牌、创新团队、创新平台”四位一体的创新文化建设共同体,形成了浓厚的科技创新文化氛围。

以创新项目营造敢闯敢试的创新文化。校区构建了“科研立项、创新创业大讲堂、创新创业基金项目”三级专创融合机制,出台《山东大学(威海)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使用及管理办法》《山东大学(威海)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管理办法》《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室工作方案》等10余项制度文件,以项目化手段促进专创融合创新,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基础保障支撑。

校区连续18年开展科研立项,累计投入经费超过1000万,支持学生通过自主设计或者依托教师课题进行科研创新,开放各类专业实验室和工程训练中心,提高学生运用专业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截止目前,科研立项已经资助超过1万项学生科研项目,每年超过300名教师、3000名学生参与其中,实现了80%的本科生大学期间至少参与一次项目化科研训练的目标。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现以创新促进发展,校区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重点资助拥有技术基础和科研转化潜力的硕博研究生,推进产学研融合。2021年至今目前已经有23个项目获得资助,共计66万,资助项目共申请专利近20项,获得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省级以上奖励近30项。

以创新品牌营造德智并重的创新文化。校区连续举办9届“成才杯”大学生科技学术节,年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30余项,覆盖学生超万人。重点打造“一堂一坛一会一展”四个一双创引领品牌活动,至今举办创新创业大讲堂14期、青年创新论坛6期,创新创业育人成果展成为校园最大型的创新创业交流展示平台,营造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五四青年科学报告会为校区青年才俊提供了展示自己青春才华的学术舞台。

校区通过举办社会调研大赛有效提升青年学生通过调查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商学院2018级本科生陈鹏飞在实践调研中发现了“食用菌菌渣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问题,他带领团队通过走访调研36个实践地,获取了数百份一手数据,构建出了菌渣超循环利用模式的绩效评价体系,并成功在聊城市进行试点应用。他们撰写的社会调研报告荣获了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特等奖。

以创新团队营造团结协作的创新文化。校区将科技创新活动作为“三全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实施导师制、学长制等,逐渐形成了“导师领航、朋辈助航、自我启航”的梯队式人才培育模式,依托青苗计划(每年1000人左右)、科研助理(每年500人左右)、科研班主任(每年50人左右)、双创朋辈导师团(每年15人左右)四支双创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优秀学长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

精致城市建设与青年发展研究中心是校区团工委指导创建的新文科研究型学生组织,由2020级法学博士吴睿佳牵头,团队以博硕士研究生为主,成员学科背景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生命科学、海洋科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自2020年以来,团队分别在乡村法律服务、国有企业合规、生态环境治理等领域进行“法学+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索,帮扶带动沿海渔民、村民4600余人。

以创新平台营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校区坚持“四个面向”,落实融合发展战略,构建并优化以大学生双创实践基地、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双创竞赛孵化培育平台为主的创新生态环境。2021年,校区建立了人工智能+、数学建模、企业经营模拟实训、智能制造工程等7个科技创新平台,各平台现有博士以上骨干教师80余人,推动赛创融合、课赛结合、学科交叉等创新思想惠及广大师生。

近三年,山东大学(威海)在“挑战杯”“互联网+”两项国内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赛事中已获得国家最高奖7项,从校园里走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山东省大学生创业之星等一批优秀创新型人才。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帆 通讯员李彤彤、张文学)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