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守传统技艺之魂 护文化遗韵之基——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守艺·文遗—周六嗨吧”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05 09:01:10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大众日报记者 朱子钰

今年10月以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展了以非遗、传统文化等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守艺·文遗—周六嗨吧”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将美育劳育相结合,形成非遗文化体验的活动模式,吸引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场场活动爆满。活动将特色技艺的体验与综合教育实践融合,聚集于传统手工、音乐等艺术。在活动期间,周六嗨吧开展了以“品香悟韵·今古同馨”为主题的合香制作活动和“凤箫声动——合唱训练”为主题的传统诗词歌唱活动。

合香制作忆古韵,诗词吟唱诉衷情

10月21日,团队成员通过邀请熟悉非遗技艺的同学——研究生会生成员、2023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熙云为大家讲解香料种类、介绍体验的四种香品以及演示制香步骤,学院不同年级、专业的研究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同学们到达现场后,各自在提供的香方中选择一份自己所青睐的。根据香方领取所需的香粉,亲自进行配比、调和,按照自己的喜好制成香片或香丸,自行带回阴干。

11月25日,团队邀请历史文化学院2022届校友周文豪为大家讲授合唱的发声技巧和诗词演唱的情感。在激活声带之后,研究生会艺术团负责人、2022级中国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李家宁带领大家四重唱演绎《青玉案·元夕》,男、女声部交替演绎,高、低声部轮番出场,让辛忠敏公的诗词抖落了历史的尘埃,如古色古香的绝美画卷徐徐展开,将花火绚烂而喧闹熙攘的上元之夜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学非遗今古同馨,溯文脉源远流长

目前开展的两场活动,既让同学们体验了非遗手工,感悟非遗文化,增进了同学们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热爱,又让同学们获得了歌唱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在歌声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点缀。同学们在传统技艺中与历史同行,与音乐相拥,千年前的诗词以跃动的音符在此刻焕发出新的灿烂光辉,千年后的学子们在歌声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新的点缀。在合香和合唱过程中,现场洋溢着浓郁的爱国热情和积极进取的斗志,同学们不仅获得了歌唱方面的专业知识,增强对音乐艺术的感知能力,得到自我展现的机会,而且还增进同学间的交流了解,增强集体的团结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目前开展的两场活动均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守艺·文遗—周六嗨吧”系列活动也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队预计于12月份结合时令、节气举办与传统文化相关的非遗体验活动,拟围绕“剪纸”主题,让同学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感悟非遗的魅力,将非遗技艺融入生活,同时将各自亲手做出的剪纸作品带回寝室、家中,在年末传播、传承这项技艺。

未来,历史文化学院将继续紧跟时代潮流,将学生们的所求、所需、所爱转化为劳育、美育等育人工程中来,将育人融入到同学们的生活里,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以更好的精力投身学习和科研活动中。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朱子钰 通讯员 裴银璐 报道)

责任编辑: 杜文景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