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4日,由山东大学和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共同发起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成立大会暨共同体2023年体育学科发展国际会议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举行。中方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华大学、长安大学等18所高校的40余名高校体育学院领导、专家学者代表以及欧方来自塞尔维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波黑、斯洛文尼亚等国家的10所高校的20余名高校领导、专家学者参会。山东大学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体育学院师生等参加会议。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成立大会现场
山东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术才,塞尔维亚诺维萨德大学校长德扬·马迪奇,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孙晓筠出席成立大会并致辞。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第五届、第六届、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黄汉升,山东大学副书记王君松等相关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山东大学副校长刘建亚主持大会。
李术才在致辞中表示,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的成立,是顺应世界之需、时代之需的积极作为,必将以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体育学科协同发展的新方案,为教育开放合作注入新动能。李术才提到,山东大学将以共同体成立为契机,充分发挥牵头高校作用,与广大共同体成员高校一道,围绕“全球大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立更加完善的战略合作网络,全面加强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人文交流等务实合作,积极促进优质体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切实以教育之力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民心相通相融,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启动仪式现场
马迪奇对共同体成立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他强调了体育对于促进身心健康、推进民心相通、增强世界凝聚力、促进人类团结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指出共同体的成立将促进成员高校间资源共享,为体育国际化发展进程带来巨大的动力,希望各高校能够借助共同体平台增强交流,在人才培养、体育学科发展、科研合作、共同举办“一带一路”高校体育赛事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会上,李术才、孙晓筠、黄汉升、刘建亚、王君松、塞尔维亚普里什蒂纳大学-科索沃米特罗维察校长内博伊沙·阿尔西奇、塞尔维亚诺维帕扎尔州立大学校长扎娜·多利卡宁、罗马尼亚阿拉德奥雷尔弗莱库大学副校长波帕·亚历山德鲁教授、波黑东萨拉热窝大学副校长马尔科·古塔利教授为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揭牌。会上发布了《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宣言》。
成立大会后召开了共同体体育学科发展国际会议,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分围绕不同国家对体育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运动训练科学及体育学科体系建设等主题做学术报告,讨论交流。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体育学学科建设共同体旨在通过搭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高校间的开放性国际化合作平台,促进高校间体育交流,推动世界体育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截至目前,已有10所中东欧高校和21所中方高校申请加入。(文/图 陈凌 吴沁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