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3日,山东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展在该校中心校区开展。展览分为“大事记”“重大项目”“专著”“论文”“学术活动”五个部分,系统梳理十年来山东大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面的有益探索和重要成果,集中展示学校以“古文、古史、古哲、古籍”为标志的中国古典学术优势,引领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担负新的文化使命。该展览将持续至12月2日。
一直以来,山东大学植根于齐鲁文化热土,大力实施学术兴校战略和文化引领战略,充分发挥中国古典学术优势,承担全球汉籍合璧、中华文明探源等系列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产出诸多具有时代高度的精品力作,涌现出若干引领学术潮流的名家大师,培养了大批深受中华文明滋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当天,展览现场系统展示了山东大学在《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研究、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焦家古城:实证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方面的大事记,梳理并展示了学校承担的重大课题项目、开展的重要学术活动,陈列《山东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展论文集》等研究著述,播放系列专题片《文脉》,吸引了学校师生及各界人士踊跃参观。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表示,山东大学牢牢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始终坚守好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精心培育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山大学派”,努力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时代标杆,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的山大贡献。
据悉,为全面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深入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山东曲阜十周年之际,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将牵头组织实施系列学术活动,展现山东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除举办山东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成果展外,该校还将同步推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系列专题学术讲座、海外中文古籍回归论坛、山东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重大科研成果系列专题片展映等活动。
责编:易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