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新闻10月29日电 (王小婷 武玉洁)由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的“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古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28日至29日在山东济南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探讨研究在新时代如何担负新的文化使命。

学术研讨会现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供图
在近两天的会程中,与会学者围绕目录版本研究、中西文献研究、文献的校勘与诠释、出版史研究四个专题,开展深度交流。
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吴国武在线上参会时追溯了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肯定其为古籍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他强调,本次研讨会旨在探讨古典文献整理的新方法,突出古籍整理研究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础作用,致力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古委会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的工作。
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著名文献学家杜泽逊和参会人员探讨了古典文献学的心得,并对中青年学者提出建议。杜泽逊指出,当代青年学者在从事古典文献学研究过程中应首先注重提升论文写作水平,在掌握论文写作方法并发表成熟论文后,要开展更为长远的学术著作计划。他鼓励青年学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兼顾研究与著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中研究选题尤为重要,要有‘学术占位意识’。”
北京大学古典文献教研室主任、教授杨海峥围绕研讨会的主题发言说,在新时代,古典文献学领域出现了新材料,产生了获得和处理文献材料的新手段和对古典文献学理论及方法的新探讨,同时涌现了一批新时代古文献整理的年轻学者。“‘新的文化使命’从宏远意义上指赓续文脉,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具体到每一位从事古文献研究的学者身上,就是落实每个人的日常工作,把担当新的文化使命落到实处。”
“岳麓书院与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渊源颇深,两者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学术合作关系,湖湘与齐鲁自宋代以来形成的关联,当今仍然延续。”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邓洪波说,期待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与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在新的时代奋进笃行,共同为古籍研究工作作出贡献。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古典文献研究所所长、教授王承略在现场介绍了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的基本情况。“如今恰逢古籍发展的好时代,古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依托。”王承略说,新时代赋予古典文献研究者新的使命,呼吁适时启动“中华古籍定本工程”。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徐庆文出席研讨会并表示,儒学高等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在学术领域不断发展壮大,古典文献学也始终坚持学术传统,是山东大学人文学科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及特色品牌。“当前,古典文献学迎来最佳发展时期,在国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背景下,儒学高等研究院将继续支持古典文献学发展,与各位有识之士共同承担时代使命,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贡献。”

专家讨论现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供图
据悉,“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与古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是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四十周年所庆系列活动之一。山东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的前身是1983年成立的山东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是教育部第一批在部属高校中设立的古籍整理研究所之一,在经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目录版本校勘学研究、子部文献与科技史研究、海外汉籍整理与研究、书籍史研究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的学术特色,并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