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是传递情谊的友好使者。
他们千里奔赴,跨越山海,诠释医者仁心,践行“大国担当”。
1952年起,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始派遣援外医疗队,一批批医疗队员薪火相传。去年12月,医院急诊科第二党支部组织委员、急诊科急诊门诊副主任、急诊留观室副主任曹立军担任山东省第二批援基里巴斯中国医疗队兼职队长赴基里巴斯共和国开展援外医疗工作。让我们一起听她讲述中国援外医疗队的动人故事。
逾山越海而来的和平、友谊与爱
——我与“和平方舟”相逢塔拉瓦的故事
2023年7月15日,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基里巴斯首都塔拉瓦,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抵达塔拉瓦港,拉开了为期7天的友好访问帷幕。此访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执行“和谐使命-2023”任务的首站,充分体现中国对中基关系的高度重视。
在此期间,我们第二批中国援基里巴斯医疗队全力配合“和平方舟”医院船开展工作。作为医疗队队长,从参与前期筹备到同先遣组对接,从筛选病例到接待“和平方舟”访问,我有幸亲历诸多重要时刻,成为中基医疗务实合作的参与者、推动者与见证者之一,感到无比光荣。

到访首日,随着汽笛长鸣,“和平方舟”号缓缓靠港,我终于见到了这艘被称为“生命之舟、友谊之舟、梦想之舟、文化之舟”的“大白船”。她停靠在港口,身姿巍峨雄伟,让我心潮澎湃!船上海军官兵昂首挺立、英姿飒爽,让我心生敬意!欢迎仪式热烈隆重,人们拉着“热烈欢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和平方舟号访问基里巴斯”的巨大横幅,挥舞五星红旗迎接“大白船”,中基双方舞蹈演员身着民族服装载歌载舞、欢聚一堂。
欢迎仪式后,医院船医疗服务正式展开,我也马不停蹄地开始了7天的协助工作:参加医疗协调会,为船上与基方汤格鲁医院更好合作搭建沟通桥梁,提供更多精准信息;导引汤格鲁中央医院医务人员登医院船参与主平台医疗服务,同中方医生开展实践交流,助力中基医疗专业人员深入进行专业交流;陪同医院船医生赴中央医院考察医疗服务点,协调、对接、联络、沟通双方医疗服务的具体环节等。虽每天披星戴月,奔波于驻地和码头,我心中却一腔热忱、激情满怀。
7月16日10时,即将临产的当地民众Tearei出现阵阵腹痛,但苦于无交通工具,无法到医院船生产。得知消息后,大家迅速安排转运,我与援基医疗队车医生、医院船妇产科李医生,携带急救包、待产包,克服路途颠簸,往返驱车3小时,一路护送,将孕妇安全转运至医院船。经过医院船组织的多学科联合会诊,当晚21时12分,好消息传来,生产顺利,母子平安!这是“和平方舟”号在历次和谐使命任务中在南太地区首个诞生的“和平宝宝”,也是基里巴斯的首个“和平宝宝”,更是中基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见证。

7月21日一早,“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巡诊分队冒雨乘坐快艇前往位于条件十分艰苦、卫生资源极度匮乏的北塔拉瓦的Abaokoro健康中心开展义诊,我也陪同前往。当天前来就诊的当地民众络绎不绝。“和平方舟”的外科医生为口腔肿瘤患者换药,为脚趾骨折的小朋友包扎固定;中医科医生通过拔罐、针灸、艾灸及穴位贴等中医疗法为患者治疗,患者体验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皮肤科医生为众多皮肤病患者耐心解答,指导用药;内科医生为哮喘、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调整药物治疗方案......我穿梭在不同的诊桌间,协助翻译、解释、导引,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军医的强大专业力量与仁爱情怀。在这里,我再次遇到了老人Naatia,她一眼就认出了我,因为我们援基医疗队一个月前曾来此地义诊,我曾为她做过诊疗。她紧紧拉着我的手,微笑地告诉我她的病况已经得到了明显改善,感谢中国医生的帮助!
当“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圆满结束对基里巴斯的友好访问,离开塔拉瓦港时,我心中感慨万千。回想起“和平方舟”医院船调整航线紧急救援中国籍船员、接生南太地区首位“和平宝宝”、完成当地首例腹腔镜胆囊取石术、赴外岛开展义诊、访学校开展健康宣教与文化交流……一幕幕场景在脑海里掠过,感动着我、温暖着我,更鼓舞着我。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承载着逾山越海的情谊,传递着和平与友谊,播撒了大爱与温暖!我与“大白船”的故事虽然告一段落,但更坚定了我作为援外医疗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急诊留观室副主任、山东省第二批援基里巴斯中国医疗队兼职队长 曹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