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晚,山东大学举行2023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今年该校一校三地迎来10294名本科新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李术才在致辞中寄语新生,争当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高品质大人才。
晚7点,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开学典礼开始前,新生军训教官带领全体新生开展了激情澎湃的拉歌,全场合唱《歌唱祖国》,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为新生代表佩戴校徽,其他全体新生也为自己戴上校徽。

海洋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内燃机专业1978级校友李华军作为校友代表发言,他表示,听到新生激扬的歌声、看到他们蓬勃的面庞,仿佛将他带回了45年前自己入学时的场景。他激励新生,浸润学校价值理念,做底色十足的山大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无愧于新时代的奋斗者;抬眼看世界,做行稳致远的实干家。
他以自己的求学经历为例,诠释了“兴趣是创新探索和事业成功的重要驱动力”。李华军说,在他大三时前往青岛实习,大海激发了他的研究兴趣,在读研究生时便选择了相关方向,并在此后的研究、深造和工作中,一直以兴趣为驱动力。“学业和人生的困惑,没有人能给你完美答案,只有靠自己持续不断地学习、探索和实践,才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李术才在致辞中送给新生4句话,要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担当大任的志向;要善学和创新,练就担当大任的本领;要保持刚健勇毅,砥砺担当大任的品格;要坚持面向未来,养成担当大任的格局。

李术才说,希望同学们充分用好数字化学习平台、信息化手段,利用学校开放多元的学习资源,不断增强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知识爆炸时代高效的学习方法,坚持文理兼修、全面发展,拓展双学位、辅修学位、微专业等,持续提升跨学科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创业能力。
他以学校学生社团自行车协会暑期“远征”的故事为例,学生骑行5400公里,跋涉青藏高原,挑战生命的极限;穿越东北三省,了解国情民意;走进齐鲁大地,开展社会调研,用车轮丈量每一寸土地,用汗水记录每一条足迹。他希望新生以优秀学长为榜样,在大学时期主动接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

李术才希望新生不断加强领导力、沟通力、团队协作力和全球胜任力的学习训练,努力成为最优秀的本科生。学校将积极营造优越的成才环境,全力保证学生学在山大,快乐成长,放飞青春,实现梦想。
编辑:俞丹 摄影:黄中明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