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在齐鲁大地引发热烈反响。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十二届省政协常委、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世纪金榜集团董事长张泉,省政协常委、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校长吴梦军,省政协常委、山东美术馆馆长杨晓刚,省政协委员、山东华岳科技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步云等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努力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当好文化传播先锋,担负起
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中华现代文明的坐标去观察中国式现代化,为当代中国赋予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此,我们必须深刻理解‘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伟大意义。”杨朝明表示。
杨朝明说:“如果从体用关系的角度看,第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可以说主要是在‘用’的意义上;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则更多具有‘体’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互相成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继承了中华传统文明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代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现代化就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为指导,是以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国传统文明,二者结合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
“不言而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建设的长期目标。理解了二者是契合,才能在具体结合的实践中把二者有机地统一与结合,而不是简单地组合或拼合。”杨朝明表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思想解放,如果我们的视野具有历史的纵深感,以“大历史观”观察中华传统文明的发展,正本清源地思考历史文化的漫长历程,就会发现中华文明的形成具有极其广阔的文化背景,中华文明之树其干又粗又壮,其根既深且牢,就不难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道术”特征,就能理解儒学乃是研究人性与人的价值,孔孟学说具有超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观念的演变,文化在传承中不断吸收现代的因素,创新出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在教育教学中,应紧紧把握民族文化的内核不动摇,在表现形式上借助现代科技,使其更适合年轻一代的欣赏品味。比如我们艺术设计学院的一些传统文化产品,借助于现代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吴梦军表示。
“作为传统文化研究者、教育者、传播者,我们能够以实际行动投身于这个伟大时代,既是荣幸,更是责任,我们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激情,投入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事业中来。通过研究工作,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挥自己的一份光和热。”杨朝明说。
“在培育青年学生的成长中,要注重对学生家国情怀、民族文化精神的涵养。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立德’从哪儿来?除了给予学生遵纪守法、公序良俗的教导,更重要的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让学生在文化的传承中感受文化的美和力量。为此,学校要大力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在各类课程中融入忠心爱国、文化传承的要素,让文化自信在学生思想中生根发芽。”吴梦军坦言。
深耕文化建设,厚植高质量
发展底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体现出强烈的文化情怀和文化担当,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文化传承、发展事业提供了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张泉深情地表示。
张泉说,新征程上,要彰显新担当,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文化创造,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勇担使命、贡献力量。
“要坚持固本培元,文化是根、历史是魂,它们是我们在新时期担当文化使命的基础所在。具体到文化传承和文明发展中,我们既要不断重返出发之地,也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整体视野中,面对新问题,创造新形式。具体到文化产业发展中,同样要继承历史优势,融合时代特点。”张泉说,以济南的出版业为例,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要更加重视出版文化由古及今的发展脉络,从历史中汲取营养,在新时代创造更大的辉煌。
张泉认为,要坚定文化自信,凝神聚力实现中国梦。“对此,我们进行了深入思考:采取什么形式,才能更好地为读者展开五彩斑斓的梦想世界,能够让读者在阅读中完成精神的洗礼?反复推敲之后,连环画这一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图文并茂,富有艺术美感的载体进入了视线。”很快,世纪金榜“中国梦”千册连环画工程正式立项了。为将这套丛书打造成精品力作,他们邀请了全国知名的画家和作者参与创作。丛书出版后,受到了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领导的肯定,被翻译成阿拉伯语,版权输出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了贡献。
“我在印刷出版行业耕耘30余年,深感出版印刷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深谙泰山文化的厚重和山东在出版印刷行业的优势,在泰安打造了泰山新闻出版小镇。把着力点放到文化汇聚、共促发展上,瞄准打造千亿级出版产业集群目标,攻坚克难、创新创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带领员工千方百计把产业做大做强,促进本地招商、文化大繁荣。”曹步云说。
曹步云通过发挥个人在业内的人脉资源优势和政协委员作用,强化宣传和招商,不断走访北京各出版社及印刷发行企业,有时一周要跑两三次,了解对方需求,全方位宣传推介泰安的产业、资源、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吸引更多客商关注泰安、投资泰安。还积极与各大报社、电视台、知名网络媒体及头条、抖音等新媒体对接,同时做好文博会、版博会、深博会、儒商大会、书博会、高洽会等会议的参展工作,不断提升小镇的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大做强泰山新闻出版小镇这个文化小镇。中国出版协会将国际新闻出版合作大会会址永久落户泰安、落户小镇,现已成功举办五届,并成功举办了首届文化出版领域文化创意博览会。2021年12月泰山国家图书版权交易中心落地泰山新闻出版小镇,2022年9月正式运营。“目前小镇已签约入驻企业60余家,涵盖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仓储物流、版权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时代天华和人天书店、龙岳传媒等项目正在快速建设,并部分投入运营。”曹步云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重要观点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必须长期坚持贯彻、不断丰富发展。”曹步云说。
坚持守正创新,深入推进文化“两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张泉说,在工作中,一方面要做好文化传承,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要紧扣“国之大者”,从新时代的壮阔现实中发掘选题;在做好两方面结合的基础上,借助新的传播技术,强化精品创作与融合发展,让更多展现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的精品力作走进大众视野,深入群众生活。
当前,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从美术馆角度来看,无论是平时工作日还是周末或者节假日,观众较往年都呈现出大幅度上升趋势。美术馆的功能也逐渐从启迪心灵、提升修养,延伸到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这也要求美术馆工作人员进一步聚焦齐鲁文化的时代价值呈现和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多种可能,促进历史文脉向当代延伸。”杨晓刚说。
如何深刻认识“两个结合”,深入推进文化“两创”?杨晓刚表示,“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是对中华文明的精准概括。我们既要敬畏五千多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站稳脚跟,又应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美术馆工作角度来说,一方面,要在创新表达形式上下功夫,通过区块链、5G、AI等技术手段,注重数字化技术在当代艺术领域的活化利用,让更多的人了解当代艺术、感知当代艺术、热爱当代艺术;另一方面,紧密立足《山东美术》学术阵地,不断完善对山东美术史的梳理,努力以更加详实的历史资料、更加庞大的数据信息,为山东美术乃至全国美术贡献智慧与力量。”
“还要坚持共建共享共赢,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明凭借自身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特质,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在新的征程上,山东美术馆将不断提升齐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扎实推动齐鲁文化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胸怀、更加丰富的形式走上国际舞台。同时,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重点美术馆、专业艺术机构、重点院校合作,策划推出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性学术交流活动。”杨晓刚说。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只有坚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文化中拥有一席之地。“随着全球范围内信息交流的快捷,要有走出去的理念,向世界介绍中国的文化,让其他文明了解、认识、理解、接受中华文化。未来的世界终将属于年轻人,让年轻一代高擎中华文明火炬,以赓续传统、面向未来的精气神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作为高校负责人,吴梦军认为,当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先锋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