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追寻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智慧

发布时间:2023-05-22 16:34:44 发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

   在全党上下深入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5月13日,第五届泰山高层论坛暨“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智慧”理论研讨会在济南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联合主办,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时代化,具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追寻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现代化。”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王伟光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既不是西方式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翻版,也不是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版,更不可能是苏联改旗易帜现代化的再版,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以,在推动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王伟光强调,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做到四个“始终如一坚持”。一是始终如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始终如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三是始终如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四是始终如一坚持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集中统一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需要注重理论逻辑的建构。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教授欧阳康分析了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逻辑。第一,历史的逻辑。西方现代化在近代迅速开展,并取得巨大的成就,而中国则在近代不断衰败,这一惨痛教训要求中国必须开拓现代化事业,进行变革和创新。第二,思想的逻辑。自近代以来,多种思想资源相继迸发,但都没有能够救中国,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发现,马克思主义对中国是有效的。第三,实践的逻辑。我们通过实践、改造、创新,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树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苏州大学哲学系教授任平就中国式现代化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构建指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中,我们收获了历史转变、立场转变、自主知识体系转变、方法论创新、协调体系创新这五大启迪。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需要注重理论互鉴和文明互鉴,既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现代化理论,又要借鉴西方现代化经验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取长补短,为我所用。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姜涌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本出发,指出马克思对“财产权问题”正义反思,认为这与我们今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仍然息息相关。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单提平认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遗忘自己的本民族传统,它可以为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提供基因。不过,文化的力量不能过分夸大,通过借鉴德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得与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张文喜则提醒我们,德国在现代化的过程中特别重视文化的力量,甚至强调文化高于经济与政治,这是一种“文化诱惑”。而这恰恰是中国在走现代化道路时必须要警醒的,我们要对本民族文化进行反思,不能做文化自大狂和文化相对主义者。

  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就要求我们既要研究中国的特殊国情,又要明确世界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和普遍规律。对此,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庞元正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最根本的哲学依据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矛盾精髓原理”。但是在这一基础上,我们既要防止过分强调普遍性从而否定中国国情特殊性的倾向,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特殊性从而忽视现代化共性的倾向。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刘陆鹏也表示,普遍与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问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邹广文讨论了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文明观,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所开辟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向世人展现了鲜明的中华文明观,体现了文明共性与文明个性的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统一以及守正与创新的统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惠及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追求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和马克思主义所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赵剑英认为,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思想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联系在一起,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反思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

  中国式现代化的哲学智慧,充分体现在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价值观上。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杨信礼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做了界定,他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律、本质属性、物质追求、生存意义等观点看法和主张。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与价值实践是双向建构的,价值观念引导着价值实践,价值实践又实现着、丰富着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规定,也充分反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上海大学哲学系教授孙伟平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回答“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和“怎样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中,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目标、价值原则、价值方法和价值标准,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

  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造福了中国,也促进了世界的共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世界历史性,同样,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意蕴也有世界历史性。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冯颜利认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继承、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凸显了人在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并且凝聚出强大的精神力量。这在国内表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上表现为全人类共同价值。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倡导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价值,但中国既不将自己的价值观和模式强加于人,也不搞意识形态对抗。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