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思路求新,工艺求巧!工艺美术评论助力打造“山东手造”品牌

发布时间:2022-07-06 17:20:01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 作者:于国鹏

日前,当代工艺美术评论研讨会在山东艺术学院长清校区成功举办。专家们围绕“当代工艺美术与工艺美术评论的发展对策”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以期从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两个维度为打造“山东手造”品牌提供助力。

今年年初,我省发布《“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部署充分利用山东省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新发展手造新业态、新产品、新模式,全面助推传统产业升级,形成“山东手造”产业新动能,打造“山东手造”品牌。目前,各项工作正高效推进,并不断取得令人眼前一亮的新成果。

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孙建君、远宏、李新华、徐磊、吴端涛、杨灿伟、李雷、牟晓林、朱怡芳、张健、张瑞、赵鹏、姚丹等专家参加。据了解,山东艺术学院在落实《“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方案》的同时,还成功申报了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培养”项目,希望通过这个项目培养当代工艺美术评论人才,助力“山东手造”的品牌建设。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的成员也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山东是工艺美术大省,这也成为打造“山东手造”品牌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山东手造”推进工程实施过程中,如何作好传承与创新结合的大文章,实现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需要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并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时也需要在设计制作等环节不断闯出新路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雷表示,在工艺美术评论领域,对“微时代”的兴起和文艺批评的媒介化转向进行阐释,是需要高度关注的课题,“微时代的媒介赋能,不仅拓宽了批评平台,而且促进文艺批评话语的转型和文艺批评主体的多元化发展,这也为‘山东手造’在微时代语境下的批评话语建构提供理论依据。”

陶瓷是“山东手造”作品的主要材质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牟晓林以“红绿彩瓷”的系统研究为基础,从研究选题、立题、论题、结论角度阐述“以小见大”的工艺美术理论研究方法,希望为“山东手造”的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借鉴。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朱怡芳,围绕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价值传承,对生产生活、科技范畴、精神信仰三个维度中的传统工艺进行探讨,期待在打造“山东手造”品牌过程中,建立以起价值主张为核心,以理想的中国生活方式和中国美学为内涵,共创共享的动态发展系统。

福州大学教授张健从历时性角度分析了中国工艺美术批评的社会思想变化和工艺美术批评的复杂性,进而提出应从思想变化、伦理意识等维度去重构当代工艺美术批评的内容。他认为,“山东手造”品牌建设要关注当下思想文化、物质形态、社会价值等方面的同时,也应关注探讨未来社会体系下工艺美术文化的走向。

在关注理论建设的同时,专家们还从设计实践的角度发表了各自的实践体验和学术观点。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张瑞结合“中国高校生肖文化设计大赛”、“二十四节气创意计划”和“胡集书会视觉符号体系建构与转化应用研究”等“山东手造”创作实践项目,着重从中国传统文化转化、设计中的思政育人角度,分享了其团队的设计实践和理论思考。

山东大学博士生赵鹏立足山东,通过对民俗产业的分析,探讨山东民俗文化产业推进“两创”的技术路径、内容路径及产业品牌路径。广东工业大学博士生姚丹分享了广州灰塑的设计研究案例,认为“山东手造”在科教融合发展方面,也要坚持年轻化、时尚化和在地化的原则。(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于国鹏 报道)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