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是什么原因,让山东大学三代学者60多年专注做这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2-06-02 08:59:08 发布来源:齐鲁壹点 作者:

多年来,一代代科学家接续奋斗,用生命和忠诚铸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家精神,那些闪耀星空的名字,值得我们永久铭记。

山东大学黄河三角洲植被课题组,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前后三代,在黄河三角洲奋进60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生态本底数据,为黄河三角洲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做出了巨大贡献。

【上千页纸凝聚三代人的艰苦奋斗】

“经过三代人60多年的努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丛书·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卷》终于要出版了……”在最后一本分册完稿时,丛书主编、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仁卿教授在后记的开头敲下这样一行字。

“三代人”“60多年”,单从这两个数字便足以想象这套书背后时间跨度之大、参与人数之多以及资料数据之庞大。

从20世纪50年代起,山东大学黄河三角洲植被课题组就开始了以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为重点方向的生态学研究,涉及植物分类、植被组成与结构特征、植被动态与退化、植被保护和利用、植被与土壤微生物、植被与生物多样性等多个方面,并运用了遥感、无人机、GPS绿途打点等现代技术手段,拍摄了大量的植被和景观照片。

前后三代人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原创性研究成果,汇集成这套《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丛书·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卷》,包含《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及其多样性》《黄河三角洲植被分布格局及其动态变化》和《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服务功能》三部专著。

【院士说】

魏辅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理事长):

“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提高既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区域生态保护的首要任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研究丛书·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卷》是山东大学王仁卿教授课题组有关黄河三角洲生态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将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评估和国家公园建设提供重要科学资料。

我相信,该丛书的出版对助力黄河国家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恢复以及国家公园的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

李术才(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副校长):

“我从成为山东大学土建和水利学院院长时起,就一直支持我们学院湿地生态的专家教授与王仁卿教授团队在湿地生态方面开展合作研究。该丛书凝聚着几代人的付出和心血,是广大生态学科师生们长期以来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研究的概括和总结,也是王仁卿教授团队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的反映。我相信该丛书的出版,无论对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提高,对国家和山东生态文明的建设,还是对黄河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等,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语】

关于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的研究还远远没有结束,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这也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阶段湿地植被存在的普遍现象。从另一种意义来说,这套丛书的出版标志着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研究新阶段的开始,也是为更好实施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加强重大基础研究、提供科技支撑的具体体现。

刚刚过去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天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本丛书的出版具有特殊纪念意义。让我们一起弘扬科学家精神,致敬国之脊梁,致敬所有科技工作者。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