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 政府预算安排呈现四大鲜明特点

发布时间:2022-05-07 17:28:43 发布来源:中国财经报 作者:

 本报记者 张衡

  “认真审读今年的预算报告后我认为,财政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采取务实措施,对实现稳中求进发挥了积极作用。我赞成这份报告。”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观预算报告可以发现,2022年的财政政策和预算安排具有方向明确、手段系统、施策精准,以及注重可持续四大鲜明特点。

  一是明确的方向性。樊丽明向记者表示,2022年的预算安排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方向性非常明确。政府工作报告和预算报告都指出,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经济稳定运行难度很大,财政收支矛盾非常突出。党中央、国务院将今年经济工作总基调定为“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稳定经济大盘,稳住社会大局。“据此,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控,为经济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就成为必然选择。今年的政府预算安排充分体现了这一取向。”樊丽明说。

  二是政策手段的系统性。樊丽明认为,系统性首先通过退税减税政策体现。2022年,一方面,延续实施自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政策;另一方面,对增值税留抵税额实行更大规模退税,从增量和存量两方面入手,加大留抵退税力度,规模达1.5万亿元,这有助于改善企业的现金流,促进企业投资和消费。在大力实施退税减税的同时,扩大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2万亿元以上。为了助推稳增长,赤字率拟安排为2.8%左右,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3.65万亿元,扩大有效投资。此外,积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高预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和预决算透明度,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效率,释放改革红利。“由此可见,今年的预算收支安排和财政管理改革体现了围绕目标、综合施策的特点。”樊丽明说。

  三是注重施策的精准性。樊丽明表示,今年的预算安排显示,财税举措与目的性结合得更加紧密,而且注重阶段性举措和长期性考虑相结合,在通过阶段性减税降费激发企业活力的同时,着眼长远、注重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性问题。在她看来,这种施策的精准性在预算报告中体现在很多方面。第一,减税政策明确了适用范围,如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科技型企业,指向性强。第二,支出方面则有保有压,把握当下、着眼长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力度不断加大,2022年,一般公共预算中的基础研究支出达到1232亿元,体现出创新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在稳就业保就业方面,推动就业优先政策提质加力。如通过用好1000亿元的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稳岗和培训的支持;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等。第三,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前所未有,充分体现了财力下沉的决心。例如,较大幅度增加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中央一般公共预算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近9.8万亿元、增加约1.5万亿元,增长18%,比往年大幅提高,支持基层做好“三保”工作。

  四是更加注重财政的可持续性。樊丽明对记者说,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需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对于如何解决好收支矛盾问题,保持财政的可持续性,今年的预算安排也明确了一系列措施。譬如,通过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手段统筹财政资源,比去年扩大支出2万亿元以上。这表明了财政部门统筹财力的方法在增多、能力在增强。再如,财政支出非常注重调结构,一方面保民生,另一方面压缩一般性行政支出,节用裕民的特点突出。通过统筹财源财力,优化支出结构,赤字率也有所下调,既实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总体要求,也兼顾了财政的可持续性。

  樊丽明建议,要千方百计提高财政支出绩效。随着GDP总量的增长,财政收支总量和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不断扩大,对资金精准下达使用发挥出更大效益提出更高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重精准实施、精细操作。她认为,要从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和分税制、提高税费征管和资金分配的信息化水平、扩大直达机制实施范围等入手,进一步降低政府分配成本。此外,要做好积极财政政策的绩效评估,抓好评估结果运用,这也是交出让人民满意“账本”的题中之义。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