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今天我们康复出舱了,谢谢你们”

发布时间:2022-04-16 09:46:16 发布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

□ 本报记者 赵丰
“今天我们康复出舱了,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4月15日,上海市徐汇区石龙路方舱医院,几位康复出舱的患者一起向队员们挥手告别。
出舱前,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潘喆专门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消杀与防护,同时特别强调居家健康观察期间要正常起居,适当活动、锻炼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截至15日下午3点,当天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3所方舱医院,有110余名患者康复出舱。其中龙耀路方舱医院20余人、石龙路方舱医院60余人、漕宝路方舱医院30余人。截至15日上午8点,3所方舱医院当天新收治患者100余人。
为进一步提高出舱效率,山东省援沪医疗队与徐汇区对接后,从15日开始,将舱内患者核酸检测时间由原来的上午8点到12点,提前到了早上5点,并要求8点之前实现核酸样本的转运,以确保检测结果当天反馈,为顺利安排患者出舱争取时间。
“以前是下午2点左右转运核酸样本,出结果要到第2天凌晨,梳理出符合出舱条件的患者名单已经接近10点,再进行消杀、宣教等工作。而且因部分患者住址不在徐汇区,需要在前一天晚上10点前提供给辖区出舱名单,才能在第2天实现接送。凌晨出检测结果,意味着这部分康复患者在舱内要多待1天,影响了出入舱效率。”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龙耀路方舱医院护理部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护士长杨金苹说,15日的核酸检测结果下午不到3点就反馈回来了,筛选出符合出舱条件的患者后,可以有两三个班次接力完成后续工作。非徐汇区的患者也能在第2天顺利出舱回家。
早上8点前实现核酸样本转运,也给队员们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龙耀路方舱为例,15日,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泰安市中心医院护理部副主任亓琴带领凌晨2点到8点班次的30余名队员,从早上5点开始采样,不到7点就完成了对1085名患者鼻拭子与咽拭子的双采样。
“上一个班次的队友已将新的采样时间告诉了舱内患者,并向他们解释这么做是为了实现早出舱,患者们也很理解。”亓琴说,接到早上5点进行核酸检测采样的任务后,她在上班的班车上就要求各小组分好工,采样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比如核酸试纸、试管到位,并把原本插试管的白板腾空,采样后直接把试管插到白板上,便于后续转运。
山东省援沪医疗队队员、泰安市中心医院中医内科副主任贾琳也加入了所在区域的核酸采样小组。2人采样、2人辅助,志愿者协助核酸打码,她则进一步核对患者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互相配合下,小组采样快速而有序。
鼻拭子采集容易引起不适,亓琴专门叮嘱队员,在保证符合规范的情况下,要尽可能轻柔一些。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比如拧紧试管盖,避免转运途中发生外溢。在多数区域完成采样后,亓琴还调配力量,派2名队员去帮助患者人数较多的区域采样,从而提高了整体采样速度。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