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立领中山装,对儒家文化侃侃而谈,如果不看外表,眼前的这人谈吐就彷佛是儒雅的中国学者,事实上,他来自加拿大,他就是山东省人民友好使者贝淡宁(Daniel A. Bell)。

贝淡宁,国际知名政治学家,获得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文学学士、牛津大学哲学硕士、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先后在新加坡、美国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加盟山东大学之前为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讲授伦理学与政治学等课程,其成名作《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使其跻身有世界性声誉的政治理论家行列。现任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2017年1月,贝淡宁正式加盟山大,受聘为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作为儒家文化的研究学者,贝淡宁坦言来到山东“很有归属感”。贝淡宁早期的研究方向是西方的社群主义,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就是他的成名作之一。后来贝淡宁到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接触儒家思想,发现其思想与社群主义在很多方面有相似性,并且比社群主义更加深刻,资源更加丰富,于是转而研究儒家思想以至中国哲学。山东是孔孟之乡,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上有独特优势,“山大学派”在儒学研究领域更是颇具影响力,这是贝淡宁选择来山东大学任教的原因。
出生在加拿大,求学英伦,在美国做过研究员,接连在新加坡、中国香港、北京教书,现在又来到山东,贝淡宁体验过多种文化影响下的生活,他认为,山东历史感厚重,传统与现代并存。而谈到山大,在清华任教十三年的经历使得贝淡宁习惯于将山大与清华对比,在他看来,山东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学生水平都很高,但山东大学的学生更刻苦。
作为一个娶了中国媳妇、在中国工作居住20多年,又是研究儒家学说的外籍学者,贝淡宁总是想将自己彻底融入中国的文化中,常常会按照儒家的理念要求自己。

一直以来,贝淡宁都致力于向外界推广中国儒家文化,希望更多外国人了解儒家文化。他曾在外国智库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外国人学习中国政治哲学,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搭起一座桥梁。来到山东大学后,贝淡宁也致力于给学生和老师争取更多的出国交流机会,虽然受到疫情影响,有所耽搁。“我还在与欧洲、印度、北美大学讨论合作协议的可能性,给我们学生和老师争取更多去国外的机会。这个过程会很漫长,但这是我的责任。”贝淡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