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10月13日,正值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作为校庆系列活动之一,山东大学校史馆、校友馆、人文社科展、抗疫主题展开馆开展仪式在中心校区校史馆(文史楼)举行。

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郭新立和校长樊丽明共同为山东大学校史馆、校友馆揭牌。
开馆仪式上,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介绍,山东大学校史馆、校友馆开馆及人文社科展、抗疫主题展是献给学校百廿华诞的一份厚重的生日礼物,是学校重要的文化标志,集中展示了学校百廿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成果,描绘了山东大学120年来兴学图强、立德树人的宏伟画卷,彰显了山东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坚守和勇立时代潮头的担当。
樊丽明表示,两馆两展拓展了校史校情教育的特色阵地。山东大学向来重视校史教育,古朴厚重、历史悠久的文史楼既是山东大学的文化地标,也是润泽师生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精神殿堂,更是对外展示山东大学深厚文化底蕴和办学成果的重要窗口。今后,要进一步加强对校史资料的整理研究,对校友文化的丰富拓展,使两馆两展成为加强校史校情教育、培养爱校荣校情怀、推进学校历史文化传承、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成为连结海内外师生校友的重要纽带,进一步引导山大人厚植家国情怀,弘扬担当精神,砥砺崇实品格,锤炼创新素养,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

据介绍,“两馆两展”均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的文史楼内。其中,新建校史馆位于文史楼南楼一层,展览面积近1700平米,分为“图强而生 立为国育贤初心”“汇揽英才 开文理合办先河”“鼎新革故 扬优势学科美誉”“砥砺前行 守坚韧崇实品格”“改革创新 拓快速发展格局”“强强联合 谱世纪跨越华章”六个单元的校史展和“今日山大”展。整个展览以历史阶段为线索,共用图片1700余幅,图表100余个,采用文字、图片、图表、雕塑、实物、声像、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校史、党史融为一体,通过对山东大学110年发展历史的回顾和最近10年快速发展的呈现,充分体现山东大学丰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办学优势和强劲的发展动力。新校史馆旨在打造成为山东大学党史学习教育、校史校情教育、德育美育等重要基地,成为全校师生医务员工和社会各界学习、体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的主要窗口,建设成为山东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品牌。

校友馆位于文史楼南楼二层,是向全体山大人及社会各界人士展示山东大学育人成就,弘扬山大精神,激发广大校友爱校荣校意识的重要载体,具有展陈、服务、接待、会议等多项功能。展陈内容分为“缘聚山大 青春记忆”“流金岁月 芳华隽永”“花开遍地 桃李芬芳”“赓续奋斗 矢志一流”“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反哺母校 赤子情深”六部分,以生动珍贵的毕业照、学校老照片、校友笑脸墙等,让校友重拾校园记忆,加深校友与母校的深厚情谊。通过讲述山大人在服务国家、服务社会中的事迹,展现“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精神。它的建成,代表着母校对每一位山大人的牵挂和祝福,也代表着学校“服务校友发展、服务学校发展、服务社会发展”的校友工作宗旨,旨在打造成校内温馨的“校友之家”和高效便捷的“校友工作中心”。
山东大学人文社科展位于文史楼南楼二层,集中展现了该校120年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展览共四个单元,分别是“图强而生 人文显耀”“革故鼎新 文史见长”“与时俱进 守正创新”“面向未来 再创辉煌”。整个展览重点展示了山东大学在不同历史阶段为国家人文社科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展现了山东大学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学术传统。展览旨在打造成为山大文科教师和学子重要的学习基地和精神家园,致敬一代代学人的开创与赓续之功,致敬所有为山大文科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们,激励山大师生不断增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努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体现新担当、展示新作为、创造新辉煌,为中华民族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 激发奋进前行力量——山东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主题展览”位于文史楼南楼二层。展览通过500多张图片、近100件实物和几十个视频,分七个部分28个单元,回顾了山东大学医疗队员白衣为甲、逆行而上、与病魔较量、与病毒斗争的感人故事,重温全体山大人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坚守岗位、群防群控的先进事迹,展示山东大学党委坚决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为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贡献山大力量、山大智慧的家国担当。站在建党百年、建校百廿的新起点,展览旨在激励全体山大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学校“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在建设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世界一流大学的壮阔征程中奋楫扬帆。
编辑:周玉森
审核: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