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第三届山东论坛在青岛开幕

发布时间:2021-10-10 23:18:16 发布来源:蓝睛客户端 作者:李巍 李天琦

山东大学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山东论坛10月9日上午在青岛开幕。本届论坛主题是“共享未来:百年大变局中的东亚”。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何亚非,青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鲁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院长朴仁国,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等出席活动并致辞。

第三届山东论坛为期两天,是山东大学百廿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举行高端论坛和大学校长论坛外,本届论坛还将围绕“东亚人文共同话语的形成与发展”“百年变局下的东亚区域经贸合作”等主题设立分论坛和圆桌论坛,与会嘉宾通过沟通对话,推动东亚区域高质量、高水平学术文化交流。

10月9日上午,由山东大学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山东论坛在青岛开幕。本届论坛主题是“共享未来:百年大变局中的东亚”。中国外交部原副部长、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何亚非,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王鲁明,韩国崔钟贤学术院院长朴仁国,山东大学校长樊丽明等出席活动。山东大学常务副校长王琪珑主持开幕式。

王鲁明在致辞中表示,本届山东论坛汇聚各国高层学者和全球各界精英,以“共享未来:百年大变局中的东亚”为主题,促进各国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文交往,推动东亚地区乃至世界范围的国际合作,意义重大而深远。青岛作为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正在加快创新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和动能转换,加快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和更高质量的发展,希望本次论坛能够为青岛的发展提供更多更开阔的视野和思想,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山东大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杰出人才辈出,青岛校区业已成为青岛新兴的创新和人才高地,青岛市将努力为学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引进与培育、产学研融合发展、对外交流交往、教职工工作生活服务保障等提供更务实、更有力度和更有温度的支持。

朴仁国在致辞中对山东大学120周年校庆表示祝贺,他介绍了崔钟贤学术院自2018年创建以来的研究方向,并谈到,山东论坛现已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探讨东亚共同发展与合作的知识平台,崔钟贤学术院和山东论坛对于助力亚洲区域发展都有着极大的热情,学术院和山东大的合作将为山东论坛取得更大的飞跃奠定坚实基础。他表示,由于技术进步引发的深刻变革,全球发展正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他期待本届山东论坛的专家学者能够为东亚发展分享智慧、提供创造性的解决方案,秉持共同的价值观,朝着共同的目标迈进,为东亚地区创造新的合作机遇。

樊丽明代表山东大学致辞。她说,很高兴在山东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与大家共同迎来第三届山东论坛。“山东论坛”自 2016 年创办以来,秉持“聚焦东亚、交流互信、合作共赢”的宗旨,提出了许多富有价值的“山东论坛方案”,已成为中外各界交流思想、凝聚共识、深化合作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东亚地区合作和命运共同体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的背景下,举办第三届山东论坛恰逢其时、正当其势。她对办好本届论坛,推进东亚及东北亚的繁荣发展,提出三点主张:一是凝聚“共克时艰”的磅礴合力,从共同的文化特征中寻求智慧力量,拿出更多更有效的“山东论坛方案”,助力东亚各国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二是筑牢“共赢发展”的互信基石,积极探讨实现和平、合作、共赢的新思路、新方式、新行动,构建具有世界影响力和权威话语权的高端对话交流平台、成果发布平台和国际合作平台,更好地助力各国发展,惠及东亚人民。三是拓展“共创未来”的合作空间,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彰显山东论坛品牌效应,聚焦东亚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用真心、真情、真知开展对话交流,寻求利益汇合点,化解困难与分歧,共同开创东亚的美好未来。

外交学院前院长、山东大学讲席教授秦亚青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兼召集人王利明教授,中国社会科学研学部委员、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讲席教授张蕴岭教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余淼杰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学》总编辑黄文艺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民法室主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谢鸿飞研究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利君研究员,山东大学副校长、青岛校区校长韩圣浩教授,山东大学校长助理邢占军教授等现场出席开幕式;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署长、政策与方案支助局局长徐浩良,韩国高丽大学原校长廉载镐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国际关系讲席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前美国政治学会会长、前国际研究学会会长PeterJ.Katzenstein(卡赞斯坦)教授等线上出席开幕式。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山东大学师生代表、媒体记者等参加开幕式。

上午的开幕式后,举行了以“东亚命运共同体与百年大变局”为主题的高端论坛,张蕴岭主持论坛。何亚非、徐浩良、廉载镐、王利明、卡赞斯坦、秦亚青等专家学者分别以“在百年大变局中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共同的愿景,共赢的未来——新冠疫情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东北亚安全及地区和平与繁荣展望”“优化营商环境视野下的担保制度创新”“世界政治的文明:超越东西方”和“世界秩序变化与全球治理”为题作演讲,共同开展学术探讨。10月9日下午,论坛围绕“大变局下东亚地区高校交流与合作”主题举行大学校长论坛,樊丽明致欢迎辞并发言。她说,开放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国际化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山东大学正致力于实施开放发展战略,持续推动在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人才队伍体系、国际化学术创新体系、国际化学校治理体系、国际化支撑保障体系五方面的突破。为充分发挥高校作用,有效助力后疫情时代区域经济复苏和创新发展,樊丽明发出以下倡议:一是共建东亚高等教育网络。建立更紧密的高校交流合作关系,努力为东亚地区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科技支撑、文化支撑。二是深化东亚高校科研合作。加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科技攻关,凝聚在医学、公共卫生、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强大合力,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三是探索区域人才联合培养。持续推进课程共享、学分互认,努力培养更多具有跨文化理解能力、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四是促进多元文化共融发展。开展更多更有成效的文化交流,服务东亚各国的和平与繁荣事业,推动构建东亚命运共同体。

澳门科技大学校长李行伟教授,日本长崎大学校长河野茂教授,日本山口大学副校长進士正人教授,香港大学副校长申作军教授,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副校长巴李舍夫教授,韩国中央大学执行副校长白俊基教授,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副校长金京勋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副校长王淑音教授分别发言。大学校长论坛由韩圣浩主持。

山东论坛发起于2015年,是在山东省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由山东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联合主办的国际性高端学术论坛。论坛总部设在山东大学。该论坛依托齐鲁之邦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区位优势,立足山东大学百余年的学术积淀,以“聚焦东亚、交流互信、合作共赢”为宗旨,围绕“东亚命运共同体”主题,搭建政商学界交流互动的高端学术平台。首届和第二届山东论坛分别于2016年、2018年在济南、威海召开。第三届山东论坛为期两天,于9日、10日在青岛举行,是山东大学百廿校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高端论坛和大学校长论坛外,本届山东论坛还将围绕“东亚人文共同话语的形成与发展”“百年变局下的东亚区域经贸合作”“东亚法制合作”“东亚国家治理与区域协同治理”“国别区域视阈下的百年变局与东亚合作”“长寿和繁荣:积极老龄化”等主题设立分论坛和圆桌论坛,通过与会嘉宾学者的对话交流,旨在推动东亚区域高质量、高水平、高标准的学术文化交流。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