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清代战争全史》与清史研究的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1-09-06 09:17:13 发布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孔勇


【图书评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清史研究取得累累硕果,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深入探讨,如清代军事史、战争史,以往多着眼局部战争或重大战役,缺乏宏观系统研究。最近,李治亭、杨东梁主编的九卷本《清代战争全史》,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清代战争通史,是清史研究的新突破。

规模宏大,体例有所创新。该书分为9册,共330余万字,相较以往其他断代战争史论著,规模更加宏大;各卷最后附有“战役战斗名录”,共达364条;书中各类历史图片总计约300张,称得上是包罗甚广、内容丰富的一部力作。该书充分考虑清代战争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立足空间地域,结合时间线索,兼顾战争类型,大力创新编撰体例。从纵向看,其时间脉络贯穿了清王朝的兴、盛、衰、亡全过程;从横向看,其地域范围涵盖了清代的边疆与内地;从战争性质看,囊括了国家统一战争、农民反清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战争、反对列强侵略战争等多种类型。这种结构设计,可以集中而完整地呈现某一地域在整个清代所发生的相关战争。

综合考察,展现每场战争的全过程。有清一代,除了农民起义、统治集团内部的战争等,还爆发了反抗外来侵略战争。全面梳理和分析这些战争过程,需要对战争史撰写原则有明确认识。对此,该书认为应综合考察,处理好九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战争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二是战略与战术,三是兼顾交战双方,四是战役的共性与个性,五是战争与战场,六是将军与士兵,七是战争的阶段性,八是战役的胜与败,九是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分。每卷依据各自特点,重点把握所应注意的各方面关系,试图将与战争相关的因素全景呈现出来。以第二卷《西部世纪之战》为例,作者在开篇专列一章“明清之际的中国西部”,介绍时代背景,为后文叙述战争做铺垫,克服了以往只写时间而不写时代的缺陷。第四卷《西南边疆之战》,特意强调西南战场的自然环境“水土恶劣,瘴气伤人”,导致清军“谈瘴色变,人人畏惧”,克服了以往只写地点而不写地理的不足,使战争史过程更加全面和立体。

辩难质疑,提出新解。不断提出新观点新见解,是学术研究的生命。该书努力创新,不仅有宏观层面的体例创新,还有散见各卷的观点创新。第一卷《清代统一战争》,没有采取学界惯用的1644年清军入关作为清史起点,而将视野上溯到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至1683年康熙帝统一台湾,整整百年战争,终告功成。立足“大一统”的高度解读清史,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也是其学术创新点和闪光点。调整立场,转换角度,对一些老问题得出新认识。如第九卷《辛亥革命战争》,肯定了革命党人推翻清朝、结束帝制的伟大贡献,但也指出革命队伍中阶级力量软弱、领导组织涣散等弊病,才是导致辛亥革命不够彻底的主要原因。

以史为鉴,经世致用。该书深入挖掘和分析历次战争的得失成败,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启迪。比如,第二卷《西部世纪之战》,依托坚实的档案材料,证明西藏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清朝征战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西部边疆稳定和领土完整,有力驳斥了美国“新清史”学者所持“清朝征服论”等谬论,对于我们牢牢把握边疆研究话语权,具有现实意义。又如第六卷《近代反侵略战争》细数自1840年至1911年间,中国遭遇的西方列强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纠正了那些罔顾历史事实、美化列强侵略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认识。

此外,该书在资料搜集、图文结合、行文表述等方面也可圈可点。所用资料不仅有清代档案、实录、官书、方略、笔记,还尽可能囊括如英、俄、日、韩等外文材料。另外,为了增强叙事效果,各卷均注意使用图片。如第二卷《西部世纪之战》,作者绘制了康熙时期昭莫多之战位置示意图、清圣祖亲征朔漠示意图等;第四卷《西南边疆之战》引用多张珍贵原图,起到了以图证史、图文互证的功效。当然,该书成于众手,各卷内容难免参差不齐。比如,有些卷所用史料以公开出版的档案和文献为主,未能充分搜罗利用未刊档案,部分卷次的章节比重不尽合理。如果再版,相信会对这些不足予以改进和完善。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