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6日至10日,山东大学一校三地联动,先后在威海、济南、青岛举办山东大学2021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选会、山东大学第四届服务山东人才引进专场招聘会共4场大型招聘会。参会用人单位来自山东、江苏、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湖北等25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1151家(次),岗位需求9.6万余个,涉及能源制造、信息通讯、科研服务、金融保险、生物医疗、教育培训、建筑地产、批发零售等领域,涵盖本硕博各学历层次,覆盖13大学科门类。

校党委副书记王君松、威海校区副校长刘海、青岛校区党工委副书记郭邦礼分别到各双选会现场指导工作,与部分用人单位代表交流了解用人需求和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询问毕业生就业意向及求职情况,鼓励山大学子树立正确择业观,把握求职机遇,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在各行各业为国家和社会贡献青春才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现场参会,与相关用人单位进行沟通交流、洽谈人才合作,并有针对性地向毕业生推介岗位和指导求职。


本次双选会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山东大学面向2021届毕业生举办的第二次大规模线下招聘会。为做好疫情防控背景下校园招聘工作,山东大学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开展多元招聘服务,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安全、便捷、优质、高效的双向选择平台。本次双选会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加强一校三地统筹谋划,协同联动。树立全校就业工作“一盘棋”工作理念,落实一校三地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就业工作协同联动、资源互通共享。前期充分做好多场次春季双选会的统筹协调、组织筹备及宣传发动工作,充分利用多元化、一体化信息平台,对外统一发布用人单位邀请函,共用双选会报名系统,集中推送岗位需求信息。二是综合类招聘时间线延长,资源集中。通过校区联动、集中招聘,既节省了用人单位招聘成本,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优质就业岗位和选择机会。参会单位地域和行业分布广泛,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医院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许多关键领域单位或具有行业、区域优势地位单位,都呈现出良好的人才需求态势。参会单位有中建集团、中铁集团、伊利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京东方、中信证券等知名企业,也有浪潮、海尔、海信、青岛啤酒、威高集团等省内龙头企业。除厦门、淮安等省外地市组团宣讲招聘外,双选会还吸引了国防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大学、陆军军事交通学院等8家军队院校及国防军工单位来校宣讲招聘。三是省内单位就业需求旺盛,精准招聘。四场招聘会中山东省内用人单位参会673家(次),占比58.5%,其中服务山东人才引进专场招聘会省内单位424家,对山大毕业生尤其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政策优厚。学校协调邀请青岛、烟台、淄博、日照、济宁、东营等省内8个地市人社部门组织本地区优质用人单位集中参会,各地政府还在现场举行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宣讲会,宣传当地人才引进政策,推介本地优质企业。四是深化校地政企人才合作,共赢发展。学校聚焦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与中建八局等部分重点单位举行校企深度合作交流推进会,探讨拓展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科学研究、就业见习及干部能力提升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教学研深度融合。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校对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和影响力。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学校成立山东大学2021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选会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各校区、党办校办、财务部、后勤保障部、公安处、学生就业工作部门、校医院、体育学院等相关单位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细化各项管理服务措施,为双选会提供精准服务和安全保障。采用信息化系统对入场人员进行备案,利用大数据系统实时监控场内人员信息变化。用人单位入校备案申报、扫码核验身份后入校,安检测温、扫码登记后入场,分别设置学生专用、教师专用入场码,与用人单位错时错峰分区入场。学校在会场为同学们提供播音引导、饮用热水、就业指导及政策手续咨询服务,设立健康驿站并提供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物品,配备专业安保和消防力量,加强疫情防控和后勤保障。另外,学校为参会人员提供交通便利,济南校本部组织协调7辆客车集中接送跨校区参会学生,青岛校区为用人单位和师生提供校内摆渡车。

双选会现场气氛活跃,招聘秩序井然。一校三地59个学院(培养单位)近4000名学生参加双选会。参会学生表示,通过双选会更加清晰了解用人单位需求,收获了更多与专业匹配度高、发展前景好的用人单位进行深度交流的宝贵机会。参会单位普遍反映,期待与学校深化人才合作;评价山大毕业生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希望更多山大学子前来应聘和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