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大“门禁” 一杆一车 记者 徐玉芹 摄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徐玉芹 实习生 姜雪)“我们做过专门统计,学校里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半以上涉及校外车辆。”山大公安处副处长李修荣告诉记者。山东大学门禁系统近日开始试行,面对社会各界的众说纷纭,李修荣坦率地表示,山大设置门禁,禁止无关车辆穿行校园,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师生的安全。
上午8点半,记者来到李修荣办公室。刚坐定不久,李修荣就接到了一个交通事故电话,而这个事故,正好涉及到了一辆来办事的校外车。“是来学校办事的一辆车与我们老师的车刮擦,在文史楼北侧。”虽然只是个小的刮擦,但放下电话,他还是蹙起了眉头。李修荣告诉记者,早上8点到8点半,是校外车辆穿行最多的时间段,因此,每天的这个时间段都是他最揪心的时候。“校园是人员密集区,师生很多。稍不留神,就可能出事。”他说。
“外来车辆为什么要从学校里穿行?就是因为早上上班的点外面的路太堵,又要赶时间,所以速度肯定很快。但这个点我们学生正好也赶着去教室上课。”李修荣说。山大文学院大四学生谢志勇告诉记者,大一、大二课比较多,那时候他骑自行车去上课,每天早上都有一种与汽车赛跑的感觉。“穿行车辆车速很快,蹭你一下,你还来不及记车号车就跑了。”想起与汽车赛跑的日子,谢志勇还有些心有余悸。
让人头疼的还有飚车。“没有实行门禁的时候,学校晚上也有人来飚车。都是好车,听发动机声音就能听出来。”李修荣说。
“我们现在门禁开始试运行。”李修荣说,新学期开始,山大中心校区门禁启用后,校园里的车明显少了。吉霙是山大文学院研一学生,本科阶段她也是在山大度过的。吉霙说,和她读本科期间相比,实行门禁后,“校门口挡这一下,校园就不显得那么拥挤了,走在路上也有安全感了。”
20分钟内这门进那门出,收费
李修荣告诉记者,机动车辆进出校园时,门禁系统会对车辆实时管理、自动拍照、验卡放行,并同步记录、存储、传输车牌号、出入校门时间等信息。根据《山东大学校园交通安全管理须知》,持未授权卡和领取临时卡由同一校门进出校园的车辆,不超过20分钟不收费,超过20分钟或由另一校门外出的,按规定收费。“20分钟之内这门进那门出,肯定是穿行。”李修荣表示。
校园对车辆开放代价太大
李修荣说,收费并不是目的,尽管学校已经拿到了校园停车收费许可证。“我们就是不想让外来车辆进校园,因为开放的代价太大了。”
李修荣告诉记者,由于校外的停车场收费较高,且部分小区、街道又没有专门的停车位,把车停放在校园里相对来说既划算又很安全,周边许多居民或上班族选择来学校“抢”车位。但这样一来,不仅校园里停车很不规范,也不利于学校环境的改善。若要赶上早晚上、下班高峰期,许多车辆为了求近求快,还会从校园内快速穿过,容易引发事故。
山大并非第一个吃螃蟹的
事实上,山东大学并非第一个禁止无关车辆穿行校园的高校。早在四年前,北大就已经采取了限行措施。清华大学近日也宣布,从4月1日起,禁止无关车辆穿行校园、占道停车。
李修荣告诉记者,山大在决定设置门禁系统前,花了两年时间走访了国内外多家高校:清华大学的管理方法最为“简单”,希望直接将无故进入校园的车辆“拒之门外”;北大则有预约制度,提前约定,刷卡进入。而北京其他许多高校也已实行收费管理限制车辆。国外大学虽然完全对外开放,但校园里都有配枪执法的警察。经过比较分析,认为设立门禁不失为有效的管理办法。
以后要把车“请到地下”
李修荣介绍说,我们当前的首要任务是限行,外来车辆尽量少进校园,因为穿行的危害太大。门禁系统的调试属于第一阶段。
待系统完全调好后,正式投入使用。第二阶段是在110年校庆时,将除部分特殊车辆,比如说邮电、抢修、食堂供给车辆等之外的所有车辆有序地“请到地下”。
李修荣说,国外有些高校将地上停车位当作一种学术荣誉,在教学楼前只设置两个车位,专供学术水平最高的院士停放车辆。其他人的车辆,只能停放到地下停车场。“我们已经建有四个规范的地下停车场,一共754个车位。其中体育场下的停车场就有495个车位。这些车位足够我们老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