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由大众网主办的“首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山东高校采风活动”启动仪式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隆重举行,仪式结束后,本网记者随采访团探访了百年名校山东大学。“有我在处,便是山大”是山大自豪、独特的校友文化口号,怎样的学校能为这句响当当的口号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呢?此次探访山大虽是走马观花,却是管中窥豹。
山大目标:2020年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2010年7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有若干所大学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山东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的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育部“珠峰计划”十六所名校之一。根据山东大学的发展规划,山大2011年将探索完善一校多地办学的发展模式,为形成 “山东大学系统”做好体制机制设计。而在未来,将形成济南、青岛、威海三地办学、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曾表示:“将来山大会有济南、威海、青岛三个校区,我们将探索中国特色的加州大学办学模式,这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山大的目标是在建校120周年时初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济南、青岛、威海就是“山东大学系统”的三极。将来,山大将是“中国式的加州大学”。据《2010年中国大学评价》,该校的本科生培养得分是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之后,居全国第五。
学科建设:百花齐放 各领风骚

山东大学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6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8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另有大批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魅力水晶宫———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科研创新团队,以蒋民华院士为学术指导,以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陶绪堂教授为学术带头人,凝聚了一大批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方向的中青年研究骨干。目前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发展成为我国一个由材料学、凝聚态物理两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物理学、化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支撑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科技成果辐射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