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支援新疆地区医院高端远程会诊项目启动
齐鲁医院卫生援疆工作取得新突破
近年来,国家对于新疆地区的援建力度不断加大,新疆地区在社会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下日益富饶美丽。日前,在卫生部支持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开展的远程医疗会诊项目大大提高了新疆地区病患的就医质量,对于改善新疆地区的医疗条件做出了重大贡献。
视频会诊“巧手”化平安
日前,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500公里的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接收了一名“棘手”的病人——83岁的阿依泊老人,老人来到医院时已经陷入发烧昏迷的状态,因有高血压、皮肤癌、胆囊炎等病史,加上患者高龄,复杂的病情给治疗带来了鲜见的难度。幸运的是,根据卫生部《关于2010年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的总体部署,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承担了援建新疆远程诊疗的任务,已在国内首次实现兵地跨省区联合网络会诊,建立了辐射全新疆的远程会诊系统。得益于这次援建,6月14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通过实时在线视频,展开三地会诊,在最短的时间内为阿依泊老人制订出了最佳的治疗方案。
当天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调研的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观摩全程后欣慰地说:“3个现场进行的远程医疗诊治,采用的技术就其质量、视频效果及其分辨率都是一流的。”陈竺表示:“高端远程医疗技术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病理科的力量辐射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及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为全国的医疗信息化带了一个好头。”今后,利用远程会诊技术为相隔数千里外的新疆地区患者诊治疾病,将成为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卫生援疆工作中的又一重大突破。
会诊眼线“看遍”全疆
自古以来,新疆地区地大物博,但因地处边远,地广人稀,国内先进的医疗技术普及难度较大,当地居民的看病就医问题比较突出。自治区的基层医院及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无法满足周边地区医疗救治和应急保障的需求。“以前,重症患者从地州转过来,由于交通不发达,路上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改革部主任姜小明表示。按县级医院平均住院费用2300元、地州医院5000元、新疆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平均住院费用12000元计算,患者留在当地治疗可节省费用7000元—9700元。这对于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新疆地区的患者而言,无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为提高新疆地区的医疗条件,提高当地居民的就医质量,卫生部高度重视新疆地区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面向基层的高端远程医疗技术,以促进新疆卫生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10年12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积极响应卫生部号召,认真研究部署对口支援新疆远程会诊工作,迅速整合心脏远程监护、神经内科等医院原有信息系统资源,成立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网络医学中心,实现了国内首次的兵地跨省区联合网络会诊,建立了辐射全新疆的远程会诊系统,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之间开通了10兆专线的高端远程会诊体系,并下连40家县级医院,开通了4兆专线的远程会诊体系,可高清、高速、稳定地传输影像、病理、心电等各种病患信息。截止目前,齐鲁医院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正式实现了远程会诊的对接工作,并计划于今年年底在新疆范围内实现专网县县通会诊体系建设,保证约90%的属地病例能够通过远程平台实现属地诊疗。
“专线专网是新疆远程医疗体系建设的一大主要特征,它改变了以往的远程连接方式,县级医院可直接通过无线上网,形成即通即诊。”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信息中心主任李勇说。据了解,远程会诊中心可同时安排10位专家进行会诊,从患者提出申请开始,普通会诊8小时内完成接诊,急会诊在半小时之内应诊,目前已开展了普通会诊、专家会诊、急会诊、多科会诊等业务,使新疆偏远地区的患者在家门口就可得到齐鲁医院专家的会诊,大大缓解了该地区“看病难”的现状。
医疗援疆细水长流
除了远程会诊技术之外,齐鲁医院多年来致力于对口支援新疆地区医院建设。2010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PICU(重症急救)主任杨杰自愿报名加入到第六批援疆干部队伍,来到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被任命为新医大一附院儿科主任后,杨杰加强科室管理,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为新医大一附院儿科培养了一支技术过硬、能力卓著的医疗队伍,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而像杨杰主任这样活跃在新疆地区医疗战线上的齐鲁医院人还有很多。同时,齐鲁医院已于新疆地区多家医院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计划,除派遣专家前去支援工作外,还定期接收新疆地区医院医生到齐鲁医院学习交流,为新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积蓄人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李新钢表示,医院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与新疆地区各医院的交流与合作,让齐鲁医院的医疗资源充分为新疆地区广大患者所用,成为解决新疆地区人民群众看病难问题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