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大学子为"齐烟九点"喊痛 呼吁加强资源保护

发布时间:2011-08-18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泉水为城之灵气,群山为城之胸襟,济南因兼有二者而博“天下泉城”之名,“齐烟九点”也是闻名济南的景象。日前,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九度寻烟”社会实践小组对“齐烟九点”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其中“卧牛山”、“标山”等“点”让大学生们直喊痛。

  卧牛山被肢解,粟山成墓地

  “齐烟九点”,今一般指自千佛山“齐烟九点”坊处,北望所见的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药山九座山头。

  7月1日至13日,12名成员开始分组对“齐烟九点”进行实地勘察。同学们发现,华山、药山、凤凰山保护得比较好,匡山、鹊山上的风景也很秀丽,但卧牛山、标山、粟山、北马鞍山的情形则让大学生十分心痛,其中损坏最大的是卧牛山。

  卧牛山因盛产“济南青”闻名,同时也因高额暴利,被非法采石者肢解得千疮百孔。实践小组成员告诉记者,7月初他们去卧牛山时,看到采石机日夜不断地轰鸣,而且时而传来爆炸声,大半个卧牛山正被疯狂盗采。

  而提起粟山,市民大多会想到济南市殡仪馆。“山的南坡和西坡,满是坟头,初步估计要有三四百座。”实践小组的同学说。与其相邻的北马鞍山上,境况也是如此。破碎的花圈,歪倒的酒瓶,实在难见其昔日花木丰茂的美景。“标山已经很矮了,到处是垃圾,连路都没有!”组员王纹纹说。据她介绍,标山正在筹划建立标山公园,但因城乡规划的矛盾陷入困境,标山“整容”遥遥无期。

  相关部门执法不给力,应加强管理

  实践小组还在泉城广场等地发放了调查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0多份。“大多数老人对‘齐烟九点’比较了解,很多年轻人都不熟悉。”成员王纹纹说,调查问卷显示,很多民众对济南的历史了解不深,缺乏文化资源保护的主人翁精神,“有关部门对非法行为执法不力,民众文化资源保护自觉性的欠缺,也是造成九座名山现状的主要原因。”

  记者7月22日曾现场探访卧牛山,目睹了四伙人正在疯狂盗采卧牛山石。知情人士称,现在仍有约20伙人在私挖卧牛山。记者拨打了110,民警10分钟时间赶到,此时近20名工人已跑得无影无踪,但民警现场查获了雷管、引信、发爆器等爆破用品。记者把此事反映给历城区国土局华山国土所,其负责人称今年从未发现盗采的现象,华山街办的工作人员称自己只是配合执法。记者随后又把此事反映给了历城区国土局,工作人员称将向分管局长汇报,但至今没有回音。

  建议“齐烟九点”抱团开发

  大学生们走访济南市规划设计院时,有关负责人告诉他们,当前“齐烟九点”并没有作为一个统一的景观来规划、保护和开发。“水是魂,山是根,济南怎么能有魂而无根呢?”一位“老济南”在回答调查问卷时说。

  此次社会实践指导老师、山大历史与文化学院讲师付晓青表示,城市建设,不是多新就多好,有历史内涵、民族特色的才是最好的。对于古迹要在不失其原貌原风的基础上科学改造,减少短期的经济诉求,推动全民的公益文化。

  “政府在这方面还有很多要做。”实践小组的队长高颖说。就此大学生们提出:“齐烟九点”应抱团,因“山”制宜,本色开发;注重后续保护,保持文化生态平衡;打造品牌,提升无形价值;加大宣传力度,对九座名山进行整体规划。(魏巍 王琛)(完)

http://edu.sdchina.com/show/2038137.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