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声

国立青岛大学校门
2011年8月16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山东大厦青岛厅举行。这个协议的签订,对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山东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从1928年国立青岛大学的创立,到1958年山东大学迁到济南,山东大学用30年的时间在青岛创造了海洋学科远东第一、生物学科全国最好、文史见长三大美誉。
青岛校区的启动,将山大人的思绪带到了80多年前的国立青岛大学时期。
省立山东大学+私立青岛大学
1928年5月3日,日军为阻止国民革命军北伐,出兵济南,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三惨案”。混乱局面中,省立山东大学师生大多散逸,学校陷入停顿状态。8月,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根据山东省教育厅的报告,决定在已停办的省立山东大学的基础上筹建国立山东大学,并指令何思源、魏宗晋、陈雪南、赵太侔、王近信、彭百川、杨亮功、杨振声、杜光埙、傅斯年、孙学悟等11人为筹备委员,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委会,负责筹建工作。但由于当时济南和胶济线均被日军侵占,一切筹备工作只能纸上谈兵,不能具体进行。
次年夏天,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携眷来到青岛,住原私立青岛大学女生平房宿舍内。他对青岛的优美环境,宜人的气候倍加赞赏。鉴于当时军阀割据,战乱频仍,济南是四省通衢,乃兵家必争之地,而青岛地处东海之滨,战乱较少波及,所以他力主将国立山东大学迁至青岛筹办。他多次称:“青岛之地势及气候,将来必为文化中心点,此大学关系重大。”
国民政府教育部尊重这位资深教育家的意见。于是,1929年6月4日,南京政府行政院第26次会议讨论通过了筹建国立青岛大学的议案,其议案内容如下:
“教蒋部长(梦麟)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经费,因事实上困难,一切尚待规划,查该省青岛地方,有私立青岛大学一所,为张宗昌逆党前省议会议长宋传典所办,自胶济经中央接收,该校长早离校他往,现校中状况纷乱,自不待言。且该校向无确定基金,全赖鲁省款及青岛市款补助。拟将该校取消,其校产归山东大学收用,国立山东大学名称,拟改为国立青岛大学。查青岛交通便利,环境优胜,设立大学,自较济南为宜,可否敬候公决案。决案:照办。”从此,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即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除接收原省立山东大学校产外,在青岛接收私立青岛大学的校址、校产。
“难产”的校长
然而,由于多种原因,国立青岛大学一直未能正式开学,仅在1929年下半年,刊登过启事,招收新生补习班。而阻碍大学及时开办的主要原因便是接收私立青岛大学和省立山东大学校产、办学经费问题。
国立青岛大学的校长人选也迟迟未定。筹建之初,即有何思源出任青岛大学校长之说,并见诸报章。由于何思源既是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又是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出任校长亦属顺理成章。但后来没有下文。到了8月中旬,也就是蔡元培委托吴稚晖催促国立青岛大学经费后不久,又从南京传出消息:“教部决任吴稚晖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并已得吴同意。”但最终还是没有结果。直到1930年4月,才确定由山东蓬莱人杨振声担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一职。
1930年4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杨振声为国立青岛大学校长。5月,杨振声到校视事,着手聘请教师、争取经费和安置原有学生等工作,国立青岛大学的筹建工作开始走上正轨。随着经费、教师诸事的逐渐落实,国立青岛大学招生工作也全面展开。
1930年7月,国立青岛大学在《申报》等报纸连续刊载招生广告,于8月分别在青岛、济南招收了第一年级新生153人。9月21日,在青岛原俾斯麦兵营举行国立青岛大学开学典礼,校长杨振声宣誓就职,杨振声校长在会上作了《打基础、重质量、务实际、艰苦创业》的讲话,国立青岛大学正式成立。
“先尝后买”,名流云集
杨振声校长到任后,效法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治学方法,力推“兼容并包,民主科学”的思想,积极延聘国内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曾一度亲自赴沪采取“先尝后买”的方针,约请闻一多、梁实秋等大家来青。他对闻一多和梁实秋说:“上海不是居住的地方,讲风景环境,青岛是全国第一,二位不妨前去游览一次,如果中意,就留在那里执教,如不满意,决不勉强。”由于青岛自然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加之“今甫(即杨振声)待人接物的风度有令人不可抗拒的力量”(梁实秋语),所以,先后聘得著名学者、诗人闻一多任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作家、莎士比亚研究专家梁实秋任英文系主任兼图书馆馆长,教育家黄敬思任教育系主任兼教育学院院长,数学家黄际遇任理学院院长兼数学系主任,化学家汤腾汉任化学系主任,生物学家曾省之任生物系主任,庄德寿任物理系主任。文学院还有教授赵畸、杜光埙、谭葆慎、程乃颐、马师儒、郭斌龢、宋春舫(兼),讲师游国恩、赵少侯、沈从文、黄淬伯、方令孺、薛彩凤、李方琮、梁启勋及教员、助教30余人。理学院还有教授傅鹰、周钟歧、王恒守,讲师王普、郭贻诚、李先正、梁其奎、宋智斋、秦素美、沙凤护等及教员、助教共40余人。另有体育教授郝更生、宋君复、高梓等3人。一时之间,名流云集,英华蕴聚,学术空气浓厚,学校声誉日隆,教学科研蒸蒸日上,形成国立青岛大学创建后第一个鼎盛时期。
从严治校,特色彰显
杨振声主张从严治校,主持制定了完备的规章制度,使学校工作能按部就班有序进行,进而形成优良的校风,造就有用之才。杨振声尤其重视办学质量,在他离开北平赴任国立青岛大学校长时,傅斯年先生曾经对他说:“只要你能领导两三个学生走上学问的正路,也便不虚一行了。”他对此言深有同感,为了促使学生勤奋学习,保证质量,实现他造就优秀人才的愿望,他主张实行淘汰制。当时国立青大招生录取采取“严进严出”的方式。学生首先必须通过标准极高的入学考试,其次必须经过新生委员会的筛选,防止作弊入选。学生学习和生活均受学校严格管理。对于课业,学校规定:一学期中,缺课1/3或旷课满5小时者,不得参加该课程考试;如果全年所选修课程有1/2或3门不及格,责令退学;有1/3或2门不及格,留级一年,但不得超过两次;考试有大考和小考之分。由于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国立青岛大学在创办后的短短几年里,被公认为近代教育史上山东唯一达到高标准,可以和国内名校并驾齐驱的高等学府。
在青岛任职期间,杨振声还对本地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古迹文献等作了认真的考察分析,提出了颇具远见的办学规划,力倡开办海洋生物学、海洋学、气象学,他主张:“……海边生物学,中国大学中有研究此学之方便者,唯厦门大学与国立青大。厦门因天气过热,去厦门研究者多苦之,又易发生疟疾。青岛附近海边生物之种类,繁盛不亚于厦门,而天气凉热适中,研究上较厦门为便。若能利用此便,创设海边生物学,不但中国研究海边生物者,皆须于此求之,则外国学者,欲知中国海边生物学之情形,亦须于国立青大求之。如此,国立青大则将为海边生物学之中心点。”杨振声的这番真知灼见,为中国的海洋科学作出了贡献,在他首创之下,国立青岛大学乃至改为国立山东大学之后,海洋科学始终是独步国内,以至在“山大”基础上建立了青岛海洋大学(后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至青岛发展成为全国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1932年,杨振声因学生运动和教育部拖欠办学经费多次提出辞呈。这年9月,南京政府决定照准杨振声校长辞职,并将国立青岛大学改称国立山东大学。
撙节开支 勤俭办学
国立青岛大学在建校之初,经费严重不足,不仅没有开办费,经常经费也仅40余万元,只等于同时期的中央大学、中山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可以说除了校舍,其余一切几乎均须从头做起。在这种情况下,杨振声从实际出发,提出撙节开支、勤俭办学的方针,把节省下来经费用于添置图书、仪器设备及增加建筑方面。杨振声以身作则,学校为了办公方便,要给他买一辆汽车,他坚持买了一辆旧的老式汽车,始终没有换。他一向公私分明,即便是一个信封、一张信纸,从不用公家的东西。但是在学校的校务会上,杨振声则带去自己家里的香烟、咖啡和茶叶,与大家一起分享。
为节省经费,杨振声将学校分给他的宽大的校长住所让给其他教授住,认为可以多住几家,以此缓解教授的居住问题,他则自费租房。他租住的两层楼房,让邓仲存、赵太侔等人免费居住。梁实秋后来在文章中写道:“校长官邸在学校附近一个山坡上的黄山路(应为黄县路),他和教务长赵太侔住楼上,一人一间卧室,中间是客厅,楼下住的是校医邓仲存夫妇和小孩,伙食及家务均由仲存夫人负责料理。今甫和太侔都是有家室的人,但是他们的妻室从不随往任所,今甫有一儿一女偶然露面而已。”
当时在国立青岛大学教学的学者们,教学之余都喜欢到位于黄县路7号杨振声的住处喝茶谈诗,煮酒论文。经常手中拿着一个大烟斗的杨振声也“总是热情接待,不是端出咖啡,就是沏上清茶”。杨振声豪于酒,他和梁实秋、赵太侔、陈季超、刘康甫、邓仲存、方令孺等人被人称为“酒中八仙”,还自拟一副对联:“酒压胶济一带,拳打南北二京”。
http://www.sd.xinhua.org/sdsq/2011-10/11/content_23862769.htm
83年前山东大学在青岛复建 重庆晨报 2011-10-11 14:39
2011年8月16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山东大厦青岛厅举行。这个协议的签订,对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山东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从1928年国立青岛大学的创立,到1958年山东大学迁到济南,... 百度快照 |
83年前山东大学在青岛复建 中国新闻网 2011-10-11 14:25
2011年8月16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山东大厦青岛厅举行。这个协议的签订,对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山东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从1928年国立青岛大学的创立,到1958年山东大学迁到济南,... 百度快照 |
83年前山东大学在青岛复建 中国新闻网 2011-10-11 14:25
2011年8月16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山东大厦青岛厅举行。这个协议的签订,对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山东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从1928年国立青岛大学的创立,到1958年山东大学迁到济南,... 百度快照 |
83年前山东大学在青岛复建 华龙网 2011-10-11 14:25
2011年8月16日,山东大学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建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协议签字仪式在济南山东大厦青岛厅举行。这个协议的签订,对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山东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从1928年国立青岛大学的创立,到1958年山东大学迁到济南,... 百度快照 |
|
83年前,山东大学青岛复建 新华网山东频道 2011-10-11 08:39
拟将该校取消,其校产归山东大学收用,国立山东大学名称,拟改为国立青岛大学。查青岛交通便利,环境优胜,设立大学,自较济南为宜,可否敬候公决案。决案:照办。”从此,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即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 百度快照 |
|
83年前,山东大学青岛复建 新华网 2011-10-11 08:39
拟将该校取消,其校产归山东大学收用,国立山东大学名称,拟改为国立青岛大学。查青岛交通便利,环境优胜,设立大学,自较济南为宜,可否敬候公决案。决案:照办。”从此,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即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 百度快照 |
|
83年前,山东大学青岛复建 人民网 2011-10-11 04:05
拟将该校取消,其校产归山东大学收用,国立山东大学名称,拟改为国立青岛大学。查青岛交通便利,环境优胜,设立大学,自较济南为宜,可否敬候公决案。决案:照办。”从此,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即改为国立青岛大学筹备委员会。... 百度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