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市老艺术家马传智为学生上吕剧课
10月3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闻传播学院钟吕剧社排练的话剧《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在该校首次公演。这是钟吕剧社继《琥珀》《三个橘子的爱情》之后的又一年度力作。经过长达六个月的排练,钟吕剧社为全校师生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社团活动一直是校园文化生活中丰富多彩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从由老师被动教授到学生自主学习,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特色教学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

山大威海分校学生表演曲艺节目
社团活动 扮靓校园文化
9月25日,为期一个月的哈工大(威海)第三届传统文化节暨第六届社团文化节在该校开幕。在以“感受传统魅力,寻觅流水之音”为主题的社团文化活动中,同学们踊跃参加,展示才华,放飞梦想。文艺演出的海报,绘画爱好者亲自操刀;精彩瞬间,摄影爱好者一一定格;曲艺、健美操、诗歌、器乐、武术等社团成员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同台竞技。
在威海职业学院,院团委和社团联合会正在筹划该院第五届“活力金秋,魅力社团”社团活动月。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各种活动,从组织筹划到活动方案,全部交由学生完成,院团委老师只给予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从不同的方面锻炼了学生组织活动的统筹能力。
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生社团已经发展成为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完善能力、加强修养的舞台。随着学生兴趣爱好的不断增长,学生社团的数量也急剧增加,从2006年的58个学生社团发展到2011年的139个学生社团,社团的范围涉及文化艺术、体育健身、实践创新、社会公益、能力拓展、学术科技、人文历史等,参加学生社团的学生人数占在校学生总数的72%。学生社团逐渐成为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校园文化交流的主体。
“如今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个性很鲜明的‘90后’,大家都喜欢在闲暇时间培养自己的爱好,各种各样的社团可以很好地满足我们的需要。动漫社里,你不会因为看幼稚的漫画而被鄙视;街舞社里,你不会因为初学舞蹈而被人笑话;摇滚乐队里,你更不会因为‘歇斯底里’而吓着朋友。”参与社团活动,对于山大威海分校大二学生王晓宇来说,更像是走进一个又一个的窗口。在这个窗口里,他可以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同学,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对于将人才培养作为核心目标的校方来说,老师们更愿意看到学生们能在社团活动中,发挥加强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自我教育的功能。在繁荣校园文化的同时,学生们可以满足自我需要,通过广泛的渠道来锻炼才干,增长知识,活跃思想,启迪思维,调节情绪,发展个性,实现价值。“学生社团弥补了第一课堂的不足,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帮助学生实现了知行合一。”山大威海分校团委一位负责老师如是说。
特色教学 弘扬传统艺术
优雅的身段、婉转的唱腔、饱满的精气神……高区钦村小学首届京剧文化节上,小学生们表演了京韵操表演、京剧联唱、京剧乐器演奏等节目,那姿势、腔调、眼神都是有板有眼,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尽显其中。
在羊亭学校,吕剧艺术课程被作为建设校园文化的突破口,强调音乐、舞蹈、文学等相关艺术门类的综合学习,从培养学生热爱吕剧艺术,拓展为热爱艺术,进而形成热爱生活的文化理念,逐步推动该校整体校园文化的建设。
对于孩子们来说,学习戏曲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我原来是一个比较内向胆小的女孩,学唱京剧后,我经常参加市、区、校的演出活动,既见了世面又受到了锻炼,现在我无论走到哪里,都不再是个羞涩的小孩子了。”“我在戏曲中学到了很多历史知识,还学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花木兰,她代父从军、报效祖国的故事就让我很感动。老师们平时就是将唱词和故事相结合告诉我们,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学生们纷纷抢着告诉记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
“如今,京剧艺术已全面渗透到了各门学科里。素描、彩绘课上,学生描绘着各色京剧脸谱;剪纸、刺绣课上,学生裁剪、绣出的京剧人物活灵活现;手工课上,他们制作的京剧乐器如同真的一样;体育课上,富有特色的京韵操气势恢宏……多项京剧校本课程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钦村小学校长王玉珠欣喜地说,他们期待通过京剧这一特色教学,不断创造学生与高雅艺术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在多方面得到熏陶与锻炼。
http://edu.whnews.cn/2011/whjy_1012/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