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大一新生将去青岛接受通识教育

发布时间:2011-10-16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我们将以体制创新的胆魄去完成攀越和突破,通过再创第三次辉煌而登上这一高峰。”在校庆纪念大会上,阐述“向世界一流大学进发”目标时,回顾上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山大历史上两次学术辉煌时期,徐显明表示,新时代的山大将走“三地办学,一体发展”的体制创新之路。

  徐显明表示,山大的历史,是一部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形成做出独特贡献的历史。在1952年的院系调整中,山东大学只出不进,连续为国家贡献了十余所大学。

  “今天的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的测绘学科、吉林大学的地质学科、北京林业大学的园林学科、郑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等皆以山东大学为源。1958年迁校,海洋学科留在了青岛,成长为今天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科亦留青岛,成为今天的中科院国家海洋研究所;医学院留于青岛,改名青岛医学院,即今之青岛大学……山大像一只大学母鸡,对全国、对山东所进行的孵化,是其历史最独特的部分。”

  即便如此,山东大学仍人才辈出、群星闪耀,缔造出两次辉煌。数学考了0分仍被中文系主任闻一多破格录取的臧克家,印证了上世纪30年代山大学术繁荣的第一个黄金时期;15日,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陈同燮、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八大教授”雕塑揭幕,反映了上世纪50年代以历史学科“八马同槽”为美誉的山大第二次繁荣时期。

  徐显明的发言中明确,在“十二五”期间,山大基本建成济南、威海、青岛三地办学,“统分结合,优势互补,各具特色,一体发展”的山东大学系统。这标志着山大即将恢复在青岛办学。随着青岛校区的建成,随着中国式“加州模式”的实现,山东大学以中国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会极大地缩短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距离。

  徐显明表示,“山大青岛校区将主要以新兴学科和技术学科为主,届时大一的新生都过去接受通识教育。”

  本报记者 杨 凡 徐洁

  实 习 生 戚海龙

http://finance.qq.com/a/20111016/000231.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