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萌(右)与本报记者畅谈。(记者邱志强摄)

袁世硕在山大校庆大会上发言。(记者王媛摄)

李圣冬在辅导学生。(记者戴伟摄)

王慧娜与学生关系很好。(记者张中摄)

李圣冬每天都认真备课。(记者戴伟摄)

一谈学术问题袁世硕就来劲儿。(记者邱志强摄)
今天获得推荐的几位2011感动济南年度人物候选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个人的一生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阶段都会遇到、经历不同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成长,也用他们的闪光点感动着我们。
研制出全国第一台适用于高考阅卷机器的山大老教授徐萌,一心执着于教育事业,他退休后创办的大学生软件设计暨外语大赛如今已办到第九届,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不少学生的命运。山大另一位教授袁世硕虽已是耄耋之年,却仍致力于学术研究,他不仅学问做得好,师德也让学生敬重,成为山大的终身教授,也一直被学生尊称为“先生”。而因为严重的糖尿病多次晕倒在讲台上的实验初中教师李圣东,现在每天带着胰岛素泵,坚持为学生们讲课。不到18岁就走上讲台的山师附中教师王慧娜,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娜姐”,她不仅课讲得好,还成为学生的知心姐姐。
由生活日报联合济南市委宣传部、济南市文明办、济南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等单位发起的“安利邀您一起参与——2011感动济南年度人物大型推选活动”,自启动以来,很多市民踊跃推荐自己心目中的感动人物。“感动济南年度人物”推荐提名阶段将于2011年12月16日17时结束,如果您身边还有哪些人做过什么事让您深受感动,请抓紧最后几天的时间积极推荐。主办方将选出一部分幸运推荐人送出神秘大奖。此外,搜狐网也在全国范围内推出“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大型报道活动,作为山东省内唯一合作媒体,生活日报此次发起的“2011感动济南年度人物”大型推选活动也和“平凡的良心”活动全面对接,活动中的相关报道在搜狐网进行专题展示,推出的候选人也有机会参加“平凡的良心”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传播他们对宽容、担当、孝道、诚信、母爱、帮扶、独立、勇敢、专注等关键词的感人诠释。
(记者 赵文竹)
风格老师李圣冬:他被称为实验初中的易中天 每天带着胰岛素泵上课
即使多次晕倒在三尺讲台上,身患严重糖尿病的李圣冬还是坚持着,“老师这个职业是我愿意做的,还有什么比‘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更快乐的?”李圣冬讲课幽默风趣,被称为济南实验初中的易中天,在李圣冬的身上,能看到他对教师职业超乎寻常的热爱。市中区教育局设立了“风格教师”这一称号,李圣冬被评为首批市中区“风格教师”。
李圣冬住在位于北园大街的沃庄社区,从家到他任教的济南实验初中泉景校区有近30里路,李圣冬上下班的代步工具是一辆千鹤电动车,这段50分钟的路程,成了他的备课时间。“我习惯在去学校的路上把每天要讲的东西过一遍。”现在到了期末复习时间,12日,李圣冬给班上的学生讲如何写好作文。
李圣冬的作文课有一个独创,常年备有两个方形的“怪章”,分书“面批”和“留用”。学生的作文李圣冬都会当面批阅,交流完毕后,他会盖上“面批”的章,若是文章写得好,他会盖“留用”章,以后类似的题目就可以直接用了,这对学生来说意味着莫大的肯定。“学生都知道我要求严格,一般前两稿能被留用的很少。”李圣冬说,面批一篇作文需要10分钟,有时放学后学生还会主动提出请他看刚改出来的文章。
“中午11:50放学,经常面批到下午1点,肯定耽误吃饭,家里人没少为这个生气。”李圣冬笑着说,孩子让多等一会,他肯定要留下,“咱最多耽误一顿饭,万一学生因为这个受影响,就可能耽误一辈子!”
家人的担忧是有原因的,李圣冬患有严重的糖尿病,曾经几次晕倒在讲台上,但他出院后,却要求带任务最重的初三班。本来李圣冬只教一个初三毕业班,最近因为一个老师生病,他又兼了一个班的语文课。“我从来没因为工作多而抱怨,反而我把这当成是学校和家长对我的认可。”李圣冬说,学生请教问题也会给他带来很大的乐趣。
现在,李圣冬每天都带着胰岛素泵,自己装药,自己打针,学生也养成了带着糖上课的习惯。“我能站着讲一天,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躺着。要是学生觉得我讲得好,那我就录了音给他们听。”李圣冬常说,男人要硬气,不能因为生病就要求被照顾,“既然有勇气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不要退缩。”
李圣冬最享受的就是站在三尺讲台上给学生上课,但大夫却提醒他少说话。“大夫的意思是说话太多伤元气,糖尿病人身体本来就虚,还是少说话好。”不过,李圣冬一站在讲台上就进入状态,“这个职业是我愿意做的,我很享受。”
在李圣冬看来,初中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老师在这段经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曾对毕业班的学生说,你们都是李老师工厂流水线上的作品,你们的人生路上将免不了留下我的烙印。”李圣冬说,这就是他热爱老师这个职业的原因。
(记者 吉祥)
山师附中“娜姐”王慧娜:不到18岁就走上讲台 这位传奇女老师很能Hold住
9月4日,本报“济南美好人物”专栏报道了在山师附中有“娜姐”之称的物理老师王慧娜。作为一个不到18岁就走上三尺讲台的女老师,娜姐任教7年来,一直很能Hold住,学生中关于她的段子很多,一些故事则讲述着她偶尔的“霸气外露”。
“其实我挺平和的,没学生说得那么霸气外露。”11日下午5:30,王慧娜坐在去山师附中幸福柳校区的班车上笑着说,“班上的学生都很好,跟他们相处不用严厉,我多数时候是很温柔的。”周日上班对王慧娜来说是很正常的,幸福柳校区的学生都住校,她教高一6个班的物理,还兼高一(20)班的班主任。“作息基本和学生差不多。”王慧娜笑言自己干的是“良心活”,“经常是早上6点多就来学校,有时晚上还值班到11点半甚至12点,碰到学生夜里生病了,还得陪着。”
在山师附中幸福柳校区,关于娜姐的传说很多,比如每次收完作业,她只要翻一遍,就知道谁没交;再比如,娜姐的气场很足,学生们很听话。而在山师附中的贴吧里,学生对王慧娜的评论也很多,称呼几乎都是“娜姐”。有同学直呼:“娜姐威武!”还有同学称赞:“娜姐讲课绝对无敌!”对于传说中的娜姐霸气外露,有学生还专门为其辩解。“其实娜姐蛮好相处的,别指望对她说假话,她如果找你谈心,你看着她,就什么假话都不敢说了。”有一位同学的评价很有意思,称娜姐为“一定能Hold住的那种神级的大姐”。
“其实,现在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有自己的个性,对事情也有自己的主张,孩子都很好。”王慧娜说,作为班主任,她经常教学生学会感恩。而这学期教6个班物理的王慧娜,平时的工作任务也比较重。“每个班一星期两节课,6个班一共330个孩子,如果一节课给他们布置3道题目,我就得批改一天。”王慧娜说,虽然累点,但也更有挑战性了。
早在2008年,王慧娜就获得了“济南市优秀班主任”称号。工作几年后,王慧娜现在教起学生来也越来越顺,已经不用刻意表现出严厉,“都是很自然地和学生相处。”现在,课下的王慧娜是学生们喜欢倾诉的对象,她也能从学生角度找出最好的解决方式。“她的年龄跟我们相近,我们的许多想法不能跟爸妈说,但能跟她讲。跟娜姐聊天是最快乐的事情。”王慧娜的学生现在还经常关注她多变的发型,“她很时尚,发型经常换,跟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是个新时代的老师,跟亲姐姐似的。”
(记者 吉祥)
山大退休教授徐萌:软件设计大赛 发现不少好苗子
本报“济南美好人物”专栏于今年7月份对山东大学退休老教授徐萌进行了专访。他和团队研制出全国第一台适用于高考的阅卷机器,退休后他创办了大学生软件设计暨外语大赛。徐萌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资源,一心执着于教育事业,他的努力改变了不少学生的命运。
12日,记者联系到徐萌。他告诉记者,12月11日,第九届“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暨外语大赛”刚刚在齐鲁软件园举行了颁奖典礼。今年一共有70个队伍,5000多人参加。“看着越来越多的学生踊跃参加,感到很开心。”据介绍,本届特等奖颁给了南山学院的几名学生,连他们的家长都没想到,民办学校的学生能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徐萌说,“家长上台发表感言的时候,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不少企业当场为获奖学生颁发了培训证,邀请学生到企业培训就业。”
说起举办大赛的初衷,徐萌说2002年在教课时,一位学生完成的一个五子棋软件竟然赢了自己。他发觉有些学生非常有天赋。为了挖掘这样的人才,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他创办了软件设计大赛,“从2003年到现在大赛已经坚持办了9年。”徐萌介绍说,退休大学老师是很好的社会资源,他们拥有知识和资源,就是缺乏合适的平台。在软件设计大赛中,他就结识了很多志愿参与进来的老师。
除此以外,在大赛中还有不少学生同徐萌建立了长期联系。很多学生在大赛中获得肯定,他们视徐萌为恩师,不时打电话或来看望。“现在他们有在日本工作的,有在美国读博的,也有在微软从事研发的。”说起这些学生,徐萌如数家珍,喜悦与欣慰之情溢于言表。
每届设计大赛,从巡回报告、选命题、制作、评选都需要很长时间,第九届刚刚结束,第十届又将于明年3月份开始启动。徐萌说,正好可以趁这个空儿,好好写写自传。他说,“现在再来搞设计大赛,已不觉得是在完任务了,9年的时间对这项工作有了感情,与学生在一起也让自己年轻了许多。” (见习记者 段婷婷)
山大终身教授袁世硕:无论做多大学问 都要关注老百姓
在山东大学文学院里,学生们尊称山大终身教授袁世硕为“先生”。
在媒体工作多年的王先生是山东大学文学院的毕业生,求学时曾听过袁世硕先生的一场讲座,对当时现场盛况记忆犹新,“袁先生那时70多岁,特别有精神,说话声音也特别大。容纳一两百人的报告厅都坐满了,连走廊上也站满了学生。”前年,山大校友赵碧霄在撰写硕士毕业论文期间曾求教于袁先生。本来以为像袁先生这样的老教授很难约时间,可让赵碧霄没想到的是,她电话联系后,袁先生不仅爽快地和她约了时间,还主动借书给她,并且多次和她交流,给论文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袁先生不光学问做得好,对学生也好,称他‘先生’,真是实至名归。”
今年10月恰逢山东大学百年校庆,本报的“济南美好人物”栏目曾对袁世硕先生做过专访,袁先生畅谈了几十年与山大的深厚感情以及自己对学术研究的爱好和坚守。近日,记者在山东大学知新楼再次见到了袁先生。刚给博士生上完课的他略显疲惫,但仍爽快地接受了采访。虽已是耄耋之年,但他仍然反应机敏、目光炯炯,谈吐间充满了活力和睿智。
袁先生平日除了教书、看书,没什么特别的业余活动,“思考问题”可算是他最大的爱好。袁先生认为,学术研究不应仅停留在校园、学术圈里,更应该走向社会,培养老百姓的科学理性精神。无论做多大的学问,都应该关注社会、关注老百姓,同时也应被老百姓关注。他说,“写理论文章的,应该能让老百姓都看懂,不然研究成果有什么意义呢?你们报纸也应这样,写出的稿子要让所有人看明白才行。”
听说本报正在举行2011“感动济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袁先生连声说好,但一听说自己也将成为候选人,老人却面露难色、不断推辞。他说,自己做的都是很平常的工作,生活简简单单,平时连朋友都很少走动,最常做的事就是读书、思考,没什么特别的,也没有什么值得推荐的。待记者解释清楚了推选规则,“济南美好人物都将成为候选人”时,袁先生说,他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浮夸,不然别人看着会笑话,我自己也会很不安的。”
(见习记者 陈思羽)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推荐
1、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发送短信到12345短信平台106353112345。
2、拨打96709热线。
3、发送邮件至gandongjinan2011@163.com,主题注明“感动人物提名”。
4、@生活日报新浪官方微博或私信。
这些人已获推荐2011感动济南年度人物候选人名单
1.刘玉芬
2.许炳华
3.京剧小孩:王雨萌、燕润程、王娇、吕一诺
4.付倩
5.王元虎
6.侯传鹏
7.柳毓富
8.闫家河
9.“郭盖组合”:郭家强、盖延伟
10.于红
11.孙昊
12.小动物保护志愿者
13.颜苏萍
14.王春婷
15.徐萌
16.王宁
17.黑伟钰
18.刘磊
19.赵太荣
20.董彦彬
21.崔昌利
22.张树英
23.陈清泉
24.强强
25.房玉岭
26.颜廷芹
27.王慧娜
28.张波
29.李晓琬
30.李以虎
31.刘德营
32.“爱心寻杰团”
33.爱心驴友
34.袁世硕
35.王玉廷
36.石强
37.姬忠华
38.蓝天救援队
39.赵平
40.BRT站台上和路上扶老人的站台工作人员及市民
41.朱瑞方
42.李圣冬
43.秦建武
44.杨遵利
45.纪丰明
46.扶起晕倒老人的热心市民群体
47.杜月
48.“袖珍派出所”鹊山龙湖派出所的民警们
49.沈长禄
50.王其吉
51.刘延宝
52.朱守营
53.韩式珍
54.恒通“雷锋车队”
55.张兆斌
56.高桂英
57.杨明星
58.韩静
59.胡玉英
60.唐景椿
61.李道香
62.范玉苓
63.章安秋
64.柴传君
65.罗宗珍
特别说明:
这些候选人已获推荐,请不要重复推荐,不过如果您和他们之间还有什么动人的故事,欢迎跟我们分享。
http://www.dzwww.com/shandong/sdnews/201112/t20111213_681486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