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期盼灯会里的民俗气息能再浓一些 记者 王晓峰 摄




昨日正逢元宵佳节,是观赏花灯的大好时机。不少市民反映,一些赏灯区的花灯几乎成了植入广告的天下,让人看到心里不是个滋味。民俗专家认为,“看花灯是一个传统,一种文化,如果过多融入广告,其吸引人的魅力自然受到影响。”记者 王晓峰 摄
泉乐坊、万达广场、和谐广场……喜爱看花灯的省城市民,都会关注这几乎年年都有变化的观赏花灯的地点,细心的市民会发现,今年公布的各个区的观赏花灯地点中,省城多个新的商业区成了“香饽饽”。然而在不少市民心中,新选的地点挺热闹,商业味比以前重了,曾经传统而浓郁的年味却越发难找了。 记者 梁赓
主办方说:
灯会为新商圈聚人气
从去年开始,市中区大观园的赏灯地点,就搬到了万达广场,这一变化让赏灯市民的人数大量增加,可谓一个效果颇佳的变化,针对这个情况,大观园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之所以有这么一个变化,是综合多方面考虑的,“我们17个办事处贡献的大型、小型花灯数以千计,这么多的花灯,需要一个更大的场地,万达的场地更大,不仅可以容纳更多花灯,也能展开更多的民俗表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而且相比大观园,万达场地毗邻路边相对开放,也方便市民到此处观赏,“此外,赏灯地点放在这里也能为新商圈聚拢人气。”
记者了解到,今年槐荫区设置了七个大型灯区,分别位于槐荫区政务中心、经十西路荣祥花园至腊山立交桥西首、华联广场、和谐广场、博远广场、阳光100社区等,规模相当大,这其中最近人气很旺的和谐广场赏灯地点尤其受到了市民的关注。
市民心声:
地点时尚,传统味却少了
对于赏灯地点的变化,市民感受是比较深的,“总体来说,地点的变化是积极的,反映了济南市城市的飞速发展,新选地点也挺热闹,唯独就是商业味比以前重了,以前的感觉找不到了。”
“我家就住在大观园附近,赏灯地点的变化我去年就注意到了。”市民吕先生告诉记者,他感觉赏灯地点的变化挺好的,“大观园里面挺好,现在到了万达,也不是很远,坐车也挺方便,看完灯再到周围商店、饭店转转,挺好的。”
记者采访中,发现绝大多数市民对于这一变化是持肯定的态度,与此同时,也有市民感觉有点遗憾,“我还是感觉以前那些赏灯地点好,有回忆的地点,更有感觉,比如大观园,很有味道。”市民张先生说,“现在地点换成更加时尚的地方,而且现在很多灯打着企业的名字,观看效果倒很现代,但是这商业味道和花灯的传统味道有点‘不对味’,观看的感觉都有点打折扣了。”
社会学家:
商业和传统,寻找平衡点
“现在观灯地点的变化,虽然看起来事情不大,但是背后的东西还是挺有意思的。”社会学教授王忠武告诉记者,随着济南市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不少新的商圈、城市综合体陆续出现,这为观灯地点设置提供了更多选择,从总体看,这是有积极意义的,是个好事儿。
山东大学高鉴国教授也表示,观灯地点的选择,考虑因素应该不少,在他个人看来应该满足两个“方便”,一个是城市管理者的方便,另一个是赏灯市民的方便,选择新的商区或者城市综合体,对于两个方面都是有“方便”的,那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同时,王忠武也表示,“地点选择在商圈会不会冲淡原本的味道”也是其中可能隐藏的小矛盾,“比如有人就怀念在大观园看花灯的感觉,有人感觉在现代气息十足的地方赏灯有点奇怪。”王忠武说,选择一个地点,考虑的因素很多,比如交通情况、比如地点的整体氛围等,所以选择起来并不容易,“传统与现代的平衡,也是一个需要考虑和平衡的课题。”
■ 现场
看花灯,咋遇上“插播广告”?
“我刚才去看花灯,看到一个大灯笼,就想过去拍张照片,过去一看,灯笼里面还写着几个字,一看是个银行的广告,有点失望,干脆不拍照了。”昨天晚上市民王先生打来电话。昨天晚上,记者来到了省城多个赏灯点,看到确实有不少花灯,存在内嵌广告的情况,这种情况主要是出现在一些大型灯组上。还有市民告诉记者,现在各种花灯的光影、包装效果挺好,但是做工精美的传统花灯,还是少了一点。
“我下班过来看花灯的,整体感觉还不错,看花灯过程中,突然感觉年味儿特别浓。”市民阿辉对记者表示,只是有一些细节,感觉还是有点遗憾,“我感觉有些广告不太好,商业味太浓,就好像看电视过程中突然插进广告,这感觉肯定不爽,好在我们可以不看,自动略过就好。”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市民们对于今年花灯还算挺满意,只是感觉“味道”还差一点,“其实花灯不一定多么宏大,看灯是一个传统,找的是一种感觉。”记者 梁赓
■观点
别让商味儿“冲了”传统味儿
济南市民俗专家乔润生对记者表示,原本这个灯会就是单纯的吉祥如意、万民同乐的活动,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花灯中的商业现象就星星点点地出现了,在这个别现象中,也有不少是宣传工业生产等题材,所以对于市民来说还算是个新鲜事物。近些年来,灯会中的企业宣传逐渐多了起来,所以市民才有了“商业味有点浓”的感受,看得多了难免有些抵触情绪,“看花灯是一个传统,一种文化,如果过多融入广告,其吸引人的魅力自然受到影响。”
此外,还有市民感觉现在的灯,各种现代工艺和包装方式很多,效果也很好,但是传统制作工艺还是少了点。对此,乔润生表示,各种现代效果的加入,其实是一种进步,这是花灯的一种发展,“我们现在一方面要用好各种现代手段,但是不能滥用,另一方面也要珍惜和保护传统的工艺和手艺,让花灯保留精髓,继续发展。” 记者 梁赓
3万人涌进趵突泉公园
的哥感叹元宵夜
比春节还要热闹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任秀芳)正月十五闹花灯,虽然受冷空气影响,昨晚气温下降,仍阻挡不住市民赏灯的热情,趵突泉灯会共迎来3万余游客。截至晚上9点记者发稿时,公园里的游客仍络绎不绝。各区的灯展也迎来如潮的客流,出租车司机感慨:“元宵节比春节还隆重!”
昨天下午,趵突泉灯会赏灯游客不少来自济南周边,包括淄博、德州、齐河、章丘、济阳、平阴等周边县市。到晚上5点前后,公园各入口迎来通游年票及其它免费证件的入园高峰,门口排起长队。7点前后,购票入园的游客仍是络绎不绝,公园里已成欢乐的海洋。据公园工作人员介绍,根据观察,晚7点之后入园的游客以本地市民为主,估测当天的客流量在3万余人次,与往年同期差别不大。 据了解,今年趵突泉灯会从正月十三就进入高峰,截至昨天,已连续三天达到了3万余人次。虽然趵突泉迎春灯会已成为济南市品牌旅游项目,但受冬季气温的影响,本地市民一直是灯会的主角。
昨天晚上,济南市灯会非常多,历下区县西巷灯会也是人山人海,各种民间技艺登台上演。沿路有面塑、糖画、蛋壳雕、葫芦雕、剪纸等各种民间手工艺品展示。马路上不时出现踩高跷、跑旱船、扭秧歌、杂耍等民俗扮玩表演。
为了配合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一些单位提前下班。记者在打车时,一位出租车司机连发感慨:“这个元宵节比春节还隆重,还热闹!因为春节期间很多人都回了老家,元宵节更多的人参与了闹花灯的狂欢。”
猜灯谜 庆元宵
正月十五晚,由山东商报聊城记者站主办的“2012元宵大型有奖灯谜会”在聊城火热进行,聊城市民积极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