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济南消息(记者 徐玉芹)8日下午,山东大学召开全校副处以上干部大会,动员和部署推进学校大部制改革。此次大部制改革共涉及八个部,包括新设立的“ 齐鲁医学部”。大部制改革拟采取竞争上岗方式配备选拔领导干部。此次涉及的8个机构,16个正处级和38个副处级干部岗位将竞聘上岗。整个学校的大部制改革计划今年年内全部完成。
据介绍,山大大部制改革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试点,学术研究部与合作发展部这两个部已经做完。此次是第二步,涉及到的部是八个。第三步是准备在年内完成大部制改革。第三步要放在下半年,本次没有涉及到的一些部门,下半年就会把大部制改革全部完成。
大部制改革采取竞争上岗方式配备领导干部,竞争上岗共涉及16个正处级领导岗位和38个副处级领导岗位。而竞争上岗的要求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竞争上岗者的基本学历要求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担任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齐鲁医学部常务副部长、副部长、教学科研处处长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和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
■ 转观念
只有一把椅子,校长让给老师坐
山大校长徐显明表示,推行大部制改革主要有三个目的,转变高等教育观念,变“管”为“服务”;提高学校执行力;降低管理成本。
他认为,大学里面的机关不同于党政机关,大学的管理者实际上应该是最好的为老师、为学生服务的人。而大学管理应完成三个循环:书记、校长要带领院部机关一起为院系服务;校领导、院长、系主任,要用精诚的工作为教师服务;校领导、院长、系主任、教师,共同为学生服务。“我们的空间里面,如果只有一把椅子,校长不能坐,处长也不能坐,只要老师来了,这把椅子只能是给老师坐,校长和处长要站起来,把椅子让出来。”
■ 新设置
医学整合出新部门——“齐鲁医学部”
据介绍,此次大部制改革会出现一个新单位,即“医学部”,这是目前校部机关中没有的职能部门。
之所以设置医学部,徐显明解释说,对医学管理所采取的模式是把过去医科大学的整个管理体制取消,整个医学和校内的其他学院一样都直属于学校。山东大学这个模式被认为是一个彻底的模式,但这个模式在卫生主管部门看来忽略了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前不久教育部和卫生部联合发文,共同推行“上海模式”。这个模式要求体现出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山大此次设立医学部,就是根据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文件要求而进行的一次新机构设置。齐鲁医学部的性质就是山大的派出机构。
■ 揭“家丑”
“山大是个头脑发达
但四肢萎缩的大学”
谈执行力差
“我们层次太多、部门林立”
在5月8日的会议上,徐显明多次自揭“家丑”,来表达山大推行大部制改革的紧迫性。在提到大学执行力时,他说,新加坡一位大学教授这样评价山大,“山大是一个头脑发达但四肢萎缩的大学”,也就是说山大的执行力不强。
“怎样提升我们的执行力?通过大部制改革,我们试图改变这个状态。”徐显明说,执行力之所以不高有几方面的原因,如政出多门、信息递减。因为我们的层次太多、部门林立。交叉的问题、重复的问题都在机构设置当中有表现,这就使得我们的执行力大打折扣。
谈管理成本高
“招一事业编,要准备800-1000万元”
大学设置任何一个机构都有人力成本、物力成本,更重要的还有制度成本。徐显明说,“我给人事部门算过一笔账,山大的一个事业编制能珍贵到什么程度?如果他是25岁左右入校,一直到离岗,加上退休后的待遇,按现在市场人力资源价格计算,山大为每一位录用者一生将要准备好800-1000万元。录进一个不该进来的人,就会增加成本。”
徐显明说,我们管理中的漏洞非常多,“比如已经进入到学校的资产最后在学校找不到了。管理当中的漏洞加大了学校的成本。大学的正当构成、师生比例有规律性的要求,而管理人员和教师人员的比例也有规律性的要求,而在成本核算上也有规律性的要求。所以推进大部制改革也是为了降低管理成本,使学校能够获得持续发展。”记者 徐玉芹
http://www.shm.com.cn/newscenter/2012-05/10/content_37744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