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叶剑平做客齐鲁大讲坛: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

发布时间:2012-06-10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Img345217316.jpg

叶剑平做客齐鲁大讲坛开讲“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

Img345217317.jpg

第41期齐鲁大讲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邵馆报告厅开讲


  齐鲁网济南讯(记者 郑保军)今天上午,第41期齐鲁大讲坛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邵馆报告厅开讲。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叶剑平教授以"我国城镇化背景下的房地产市场"为题做了精彩演讲并与现场互动交流相关问题。

  30年改革开放创造了物质财富,但与此同时,城乡差别、区域差别、贫富差别进一步加大。城市的盲目扩张带来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的社会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造成实体经济缺血。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如何协调房地产市场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叶剑平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心得,援引大量研究数据,从住宅产品属性的再认识、我国房地产市场分析、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房价关系三个方面,深入解析了当前城镇化进程中房地产政策与市场的相关问题。

  住房投资不应成为住房"投机"

  叶剑平教授认为,住房具有投资性和消费性两重属性,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住房的投资功能被盲目的扩大,房地产销售过热,住房销售比重高。想买房的人嫌房价过高,买不起房,手中有几套房的人,不将房屋进行出租,而是等待房价的升高后卖掉,住房投资不应成为住房"投机"。

  应该鼓励还是抑制住房投资?叶剑平教授说,要防止住房的过渡市场化,引导以租赁为目的的房地产投资。良好的住房租赁市场有利于解决住房问题,然而在我国,由于经营成本高、效率低,管理体制的不健全,管理方法落后以及租赁市场的不稳定,使得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滞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鼓励促使制度安排缺失以及住房保障水平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公共资源均等化解决"住房问题"

  "正如上海世博会的宣传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城镇化的目的同样是为让市民生活更美好。"叶剑平教授说。公共服务供给失衡,造成人们更多的涌入公共服务体系相对完善大城市,这里有便利的交通,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更多的就业机会。

  城市间公共服务的非均等性,带来城市间房价差异。公共服务的供给,如基础设施教育、交通通达度、医疗机构分布情况及最基本的市政公共设施建设这些综合作用会对房价产生重要的影响。叶剑平教授认为,住房问题的解决不能依靠其本身,而是围绕如何实现公共资源的均等化,使国民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到在大城市的服务,房价自然会下落。

  房地产调控需"疏堵"结合

  叶剑平教授认为,房地产调控是区域性的问题,应更多的依靠地方政府,调控措施要体现"区域化""差异性",不能用统一的政策,同一种方法,进行"一刀切"。 调控政策应"疏堵结合""分而治之",需要引导有益投资,抑制非理性的需求,过分的打压投机和频繁的行政干预是不可取的。

  住房是人基本生存权,是社会公平的体现,是政治、经济、社会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是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责任,也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住房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相互的过程,政府需承担自己的职责,同时人们也要自食其力。
http://roll.sohu.com/20120610/n345217314.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