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济南7月19日消息(记者刘颖超 通讯员冯刚)7月18日,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百年儒学研究精华系列”工程启动仪式隆重举行,来自国内儒学研究领域三十位多位著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启动仪式,并就20世纪儒学精华系列编著的相关问题展开热烈和深入的讨论。
“百年儒学精华系列”是20世纪最系统、最浩大的儒家文献整理工程。据这一工程“孔孟荀编”负责人颜炳罡教授的介绍,“百年儒学精华系列”分文献资汇编、理论研究两个层次,其中文献汇编又分为目录索引、总论编、经籍编、人物编四大部分,主要荟萃1900年到2000年之间所发表的儒学研究有独得之见或当时具有影响力的研究论文。目录索引尽可有将20世纪儒学论著目录收集完整,编出百年儒学研究论著、论文目录索引。总论编主要编辑儒学一般性研究的论文。经籍编主要编辑研究“十三经”尤其是“四书五经”的研究成果。人物编主要编辑20世纪学者对儒家人物自孔子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研究的成果。整个项目拟用十到十五年时间完成。
目前启动的是“百年儒学研究精华·孔孟荀编”,拟在2012年8月到2015年8月,完成孔子、孔门弟子、孟子(含子思)、荀子的研究文章的收集、整理。而理论部分主要对百年孔子研究、百年孟子研究、百年荀子研究、百年《论语》研究等等重要的理论问题作出理论分析和探究,最后形成多卷本“百年儒学研究史”。
20世纪的百年是中国社会剧烈动荡、急遽变革的百年。儒学在这一百年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既是儒学大断裂的百年,也是儒学死后重生的百年。儒学在20世纪的百年虽然几经沉浮,然而作为中华文化主体、主干、正宗的儒学一直没有离开国人的视线,一直是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普遍讨论的公共话题。百年之中,儒学研究不仅没有中断,而且还借助于西方学术方法的引入以及20世纪初期的学术范式的转换将儒学研究推向了新的境界、新的高度,出现一次又一次儒学研究高潮,成就了百年儒学研究繁荣。
实践已经证明,儒学与中华民族命运、与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荟萃百年儒学研究的成果,再现百年儒学的命运,也就成为当代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对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推动现代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中国文化未来的文化走向和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都有着重要意义。
http://native.cnr.cn/city/201207/t20120719_510274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