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济南唯一私人老舍纪念馆有望搬进山大老舍故居

发布时间:2012-08-26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112849001_11n.jpg   

                   长柏路11号别墅楼建于20世纪初,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第二次来齐鲁大学任教时的寓所。 黄中明 摄 

    7月9日,本报独家刊发《济南私人老舍纪念馆急寻“婆家”》一文,报道了现位于七贤文化城的山东老舍纪念馆房租即将到期,无处安家的消息。消息见报后,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众多市民纷纷为老舍纪念馆寻找出路。昨天,本报收到山东老舍纪念馆馆长鲁明写来的感谢信,鲁明在信中表示,近日山东大学相关人员前来接洽,老舍纪念馆有望搬入老舍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曾经住过的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原齐鲁大学)长柏路11号别墅内。

    为将老舍纪念馆留济南谢绝五百万收购

    鲁明在致本报的感谢信中写到:“自从济南时报刊发《济南私人老舍纪念馆急寻“婆家”》一文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一时间来自宁波、湖北、潍坊、淄博、泰安、济南等地的企事业单位都纷纷来电咨询并希望与我合作。令我尤其感动的事情接连不断,济南市和市中区文广新局、济南市档案局和市中区档案局、趵突泉公园、济南铁路局、济南明湖小学等单位领导、负责人及代表都来到七贤文化城到老舍纪念馆参观并有意和我合作。前不久,湖北商会某副会长也慕名来到老舍纪念馆,欲投资三百万买断老舍纪念馆全部藏品,意在济南成立老舍文化主题茶馆——— 山东老舍茶文化会馆。不久前,宁波鄞州也派代表来济南与我洽谈,欲出资五百万收购老舍纪念馆,包括版权。据悉,宁波鄞州正在全力打造一百座纪念馆和博物馆。但我还是想把老舍纪念馆留在济南,所以婉言谢绝了。”

    搬进老舍故居是老舍纪念馆最好的出路

    鲁明在信中表示,近日,山东大学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代表和有关部门负责人一行五人前往七贤文化城夜访老舍纪念馆。第二天便邀请鲁明到山东大学考察,落实馆址事宜。并急迫要求老舍纪念馆尽快迁至山东大学院内长柏路11号别墅楼。

    长柏路11号别墅楼,原为齐鲁大学教授楼,建于20世纪初,是老舍先生第二次(1937年)来齐鲁大学任教时的寓所。当年齐鲁大学为吸引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任教,沿长柏路修建了一组别墅楼作为教授住宅。目前完整保存下来的有12幢,现为山东大学教工住宅。

    鲁明表示,在参观纪念馆并洽谈之后,山东大学有关部门已经与他达成初步意向,将长柏路11号别墅楼改造成山东大学老舍纪念馆,并聘请鲁明担任终身馆长,接交和聘请仪式也将于近日举行。鲁明最后在信中感慨地说:“漂泊在外二十余年的济南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私立老舍纪念馆找到了他的家园。老舍先生的第二故乡——— 济南,他曾任职的山东大学将终于留住了老舍。老舍先生———请您回家吧!”

    让老舍纪念馆“回家”了结自己多年心愿

    曾经创作过《茶馆》、《四世同堂》等经典作品的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和济南有着不解之缘。老舍在济南住过4年半,创作出了《猫城记》、《离婚》等名篇,而他创作的《济南的冬天》、《济南的秋天》更是让济南的美名传遍天下。

    作为一名民间老舍研究者,鲁明对老舍可谓痴心不改,20年来,鲁明花费巨资收集到上万件与老舍有关的资料和藏品,并且建成济南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私人老舍纪念馆,鲁明告诉记者,“20年来,我历经辛苦收藏了老舍著作版本,由老舍著作改编的话剧、电影的影碟,老舍生前用过的物品,老舍各时期的图片资料等上万件各类藏品。老舍先生的夫人胡絜青老人还亲笔授权我开设老舍纪念馆,这也是老舍家人唯一授权的私人纪念馆。虽然历经艰辛,不久前甚至因为房租到期而不得不考虑将藏品搬进地下室,如今老舍纪念馆能有这么好的归宿,我多年的心愿终于可以了了。”

    【相关链接】

    老舍在济南的4处故居

    上世纪30年代,老舍曾两次应邀到齐鲁大学任教,老舍在济南的故居一共包括四处,其中两处已不存在。

    第一处是位于原齐鲁大学的办公楼麦柯密古楼,老舍当时住在二层西南边的第一个房间,在这里老舍创作出了以济南惨案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大明湖》。1997年该楼发生火灾。

    第二处是南新街58号院。1931年夏老舍返回北平并与胡絜青完婚,夫妇二人回到济南后,在南新街58号租住了三年。在此老舍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以及收录在《赶集》中的大部分短篇小说,也包括《济南的冬天》、《济南的春天》等散文。

    第三处是“老东村”平房。1937年老舍回到济南后,曾在原齐鲁大学校园内的“老东村”平房内暂住(此房现亦不存)。

    第四处是原齐鲁大学内长柏路2号(现为长柏路11号)的一栋原教授别墅内,小楼由当中并列的两个楼门和平行上升的两个楼梯一分为二,老舍居住于东半侧,楼下两间为客厅和书房,楼上三间为卧室。但因抗战爆发,日军逼近济南,老舍在此仅居住了两个多月。(钱欢青)

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2-08/26/c_112849001.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