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大首次发布“蓝黄”两区发展报告
今天(12月18日)上午,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发布2012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分为年度常规报告和专题报告,年度常规报告对2011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主体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上市公司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专题报告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是首次对黄河三角洲地区进行全景式分析的研究报告,报告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模式、各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作了有益探讨。
据了解,《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是教育部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按年度编写。两个报告围绕山东“蓝”、“黄”经济区发展中的总体情况和重要问题展开,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前瞻性的对策建议。
“蓝黄”两区报告按年度编写
首个“蓝黄”两区经济发展报告分别为2012年度《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报告》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报告》。是教育部2011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按年度编写。
2011年1月,国务院批复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主体区包括山东省沿海各市及全部海域,即青岛、东营、烟台、威海、日照、潍坊和滨州的无棣县与沾化县。
2009年国务院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包括东营和滨州两市全部以及与其相邻自然条件相似的潍坊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乐陵市、庆云县,淄博高青县和烟台莱州市。共涉及6个区市的19个县,总面积2.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六分之一。2011年区内总人口99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632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66亿元,分别约相当于全省的10%、14%和10.6%。
避免重复投资成“蓝黄”两区新挑战
在此次会议上,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蓝黄”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项目组专家认为,目前我省亟待一个整合各方利益资源的部门,统合全局,促进各地方政府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在此次会议上,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与竞争成为“蓝黄”两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山东大学山东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少安教授指出,在“黄区”建设上,目前环渤海地区出现大面积填海造地的趋势,引人担忧,未来环境问题和水资源问题将会加剧。而在蓝区建设上,目前全省港口兴建出现大而全,小而全,条块分割严重,竞争无序的局面。而《报告》同时指出,避免“诸侯”经济、重复投资的出现,目前成为“蓝黄”两区发展的一个“挑战”。
项目组专家认为,目前我省亟待一个整合各方利益资源的部门,统合全局,促进各地方政府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同时《报告》建议,建立以省政府牵头的市长联席会议制度,同时弱化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
http://www.sd.xinhuanet.com/lh/2012-12/19/c_11407603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