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时间4月3日下午5点(北京时间4月3日23点),在日内瓦欧洲核子中心,由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主持、山东大学加盟的阿尔法磁谱仪(AMS)项目历时18年之后,首次公布第一个实验结果。按照合作协议,丁肇中教授通知负责AMS项目热系统工程的山东大学程林教授,在济南进行了同一文稿同一时间的中文发布。该实验结果宣布,已发现了四十万个正电子(即电子的反粒子),这些正电子中的一部分有可能来自脉冲星或人们一直寻找的暗物质。媒体评论指出,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人类认识暗物质迈出了重要一步,第一次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找到了暗物质可能存在的证据,是AMS国际合作团队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山东大学于2004年3月开始参加AMS项目,程林教授担任AMS热系统总负责人,全面负责AMS热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与实验,在人类史上首次解决带电磁铁在太空中运行的温度控制问题。AMS在国际空间站运行近2年,经历了各种极端条件的考验,其中山东大学科研人员领衔研制磁谱仪热系统功不可没。
自4月3日实验结果公布以来,中外媒体对此广泛关注,进行了中英文新闻的大量报道。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每日电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日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光明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广播网等中央级重点媒体,山东卫视(新闻联播)、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香港文汇报、凤凰网、大众网、齐鲁网、鲁网、舜网、新民网、扬子晚报网、21CN等省内外重点媒体,以及新浪、搜狐、腾讯、网易等综合门户网站相继在重要版面予以大量报道和转载,并对山东大学的参与予以高度评价。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也对此项实验结果予以及时、深入地报道。通过国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山东大学展示了雄厚的科研实力,扩大了在国内外的学术影响力,体现了学校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国际化进程迈出了坚实的新步伐。现将截止到4月5日18点的媒体重点报道摘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