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成立

发布时间:2013-04-24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古希腊思想是现代西方文明的源头,但目前国内关于古希腊思想的专门研究方兴未艾,尤其研究中所涉及的对西方思想史上经典文本的研究方法问题也一直未受足够重视。4月13—14日,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主办的“经典文本研究的方法论问题”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会议开幕式上,“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成立。研讨会期间,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与科研的学者针对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三部古希腊研究著作——《真假之辨:柏拉图研究》、《存在与实体:亚里士多德Z卷研究(Z1-9)》、《道路与真理:解读的思想史密码》所体现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读者—作者”相互回应式的深入交流。

  北京大学希腊研究中心副主任靳希平到会表示祝贺,他说,古希腊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西方文明无法绕开对古希腊思想的研究。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的成立将推动中国学界深化对古希腊思想这一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同精髓的文明的思考与认知。该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谢文郁表示,当前国内古希腊思想研究平台尚且薄弱,而该领域研究的主力军也大都即将退休,然而可喜的是,中青年一代学者中致力于纯粹古希腊哲学研究的越来越多,山东大学古希腊思想研究中心成立的宗旨就是为国内古希腊研究搭建平台。关于中心的研究工作,谢文郁表示,研究的范围包括历史上使用古希腊语言时期内的所有文献,不仅仅哲学的文献,也包括文学的创作等,时间跨度约1000年。目前国际上古希腊哲学研究缺少中国学者的声音,谢文郁希望,未来汉语学界的古希腊哲学研究著作也将成为国际上研究古希腊哲学不可忽视的重要文本。

  与会学者认为,近年来,中国学界对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取得了很多令人可喜的成果,难能可贵。《真假之辨:柏拉图研究》一书的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院詹文杰,同时也是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智者》翻译者,是继严群和王晓朝的译本之后推出的新译本。与会学者普遍认为,作者在翻译中强调对古希腊原文的忠实,同时兼顾中文方面的可读性。在针对詹文杰所著的《真假之辨:柏拉图研究》的讨论中,学者们亦提出了不同的评论,对经典文本的解读离不开思想史的背景。谢文郁认为,《智者》(Sophist)是柏拉图的一篇对话体哲学著作,对它的解读应与包括《巴门尼德篇》、《理想国》等在内的其他柏拉图著作关联起来考虑,并理解柏拉图所使用的概念在不同著作中连贯的意义或不同的意义。从整个西方思想史来看,靳希平认为,海德格尔所使用的“解蔽”一词与柏拉图的真假之辨有着相通的意义,假即是对真的遮蔽,求真即是“解蔽”。

  《存在与实体:亚里士多德Z卷研究(Z1-9)》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聂敏里在该书中针对国际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研究学界争论的焦点,吸收和讨论最新的英语研究文献,对于围绕《形而上学》Z1-9争议的种种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并提供了翔实的论证。从解释学历史来看,不应将古代哲学与近现代哲学割裂开,哲学的推进总是离不开对前人著作的解读和反思。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赵敦华表示,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是近代西方存在主义奠基者海德格尔走上从“存在”到“在场”概念探索的源头,布伦塔诺的《论亚里士多德以来存在者的多重含义》中对亚里士多德的“十个范畴”的讨论给了海德格尔最初的启示。

  《道路与真理:解读的思想史密码》的作者谢文郁从希腊人的追求真理的情结和理性真理观出现的困境背景入手来考察《约翰福音》文本的产生源头。他认为《约翰福音》这一文本能进入希腊人的问题视域,与它不断回应希腊人的真理问题有关,并提出《约翰福音》所提出的“恩典真理观”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希腊人的理性真理观。赵敦华在评论中认为,古希腊哲学乃至到近现代哲学关于真理的认识从苏格拉底开始就一直延续着“真理即为解蔽”这样一种真理观传统。谢文郁则认为,恩典真理论恰恰揭示出以自我解蔽去获得真理的不可能性。

  研讨会期间,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还就拟设立“古希腊罗马哲学专业委员会”召开了专业委员会筹备会议,会议就专业委员会的章程等事项进行了讨论,据介绍,该专业委员会将联合国内研究古希腊罗马哲学的研究力量,为推动古代西方哲学研究提供平台。

http://www.csstoday.net/Item/68756.aspx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