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话剧艺术的饕餮盛宴

发布时间:2013-05-21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本报通讯员 魏洪强

  4月26日至5月11日,由文化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文化部艺术司、济南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文化厅等共同承办的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在济南、莱芜成功举办。来自全国25家艺术院团的24台优秀话剧分别在济南、莱芜两个会场的8家剧场演出48场。其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上海话剧艺术中心、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等20家全国知名话剧院团的19台剧目在济南的6个剧场演出38场,参演人数达1213人,观众达31000人次,规格之高、范围之大、影响之广,创历届话剧优秀剧目展演之最。

  科学统筹安排展演融入十艺节第七届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开幕之前泉城济南举办的唯一一次全国性舞台艺术盛会,各级领导高度重视,统筹安排,各部门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精心组织,将这届话剧展演活动办成了一次注重实效、富有特色的艺术盛会。

  与以往单独举办展演不同,此次全国话剧优秀剧目展演被纳入到“十艺节”框架内,既是对全国话剧展演模式的探索和创新,也是对中国艺术节现有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实现了单项戏剧展演与综合性艺术节的并轨,从组织班子到宣传、组织、接待、交通保障、安全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工作,都由两套并为一套,从而大大节省了办节经费及人力物力,为节俭办节开创了新思路。同时,丰富了中国艺术节内涵,提升其吸引力、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赋予单项话剧展演更广阔的背景和更深厚的依托,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参与度。

  剧目内容丰富演出样式新颖

  本届话剧展演是近3年来我国话剧艺术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24台参演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或关注现实生活,弘扬时代精神;或传承革命精神,讴歌英模人物;或还原历史人物和事件,代以现代视角解读,体现了当前全国话剧创作的水平和成就,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

  在现实题材剧目创作中,济南市曲艺团创作演出的《泉城人家》讲述了济南一个大杂院家庭40年的世事变迁和人情冷暖,展现了泉城人民风雨相扶、危难相助的高尚情操;《大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搬家》(云南省话剧院)、《第29棵树》(四川人民艺术剧院)、都以“小家庭”为视角,讲述了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折射时代变革,弘扬时代精神;河北省承德话剧团创作的《雾蒙山》透过父与子两代农村基层干部的不同命运、不同生存状态、不同的追求和选择,表现了在急剧变革中农民心理的演变,展现了中国农村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的变革历史,和新一代农民的人生历程、自我反省和担当意识;江苏省演艺集团话剧院、南京市话剧团联合创作的《枫树林》一改以往主旋律戏剧惯用的叙事模式,开创性地为主人公向南设定了一个为期90天的最后期限,通过自省的方式展现他一生的过程,从而完成了对一个基层共产党员血肉丰满的塑造。《代理村官》(辽宁人民艺术剧院)、《立春》(山西省话剧院)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在历史题材作品中,既有传承革命精神,讴歌英模人物的《红岩魂》(国家话剧院)、《共产党宣言》(广州军区战士文工团)、《解放,解放》(西藏自治区话剧团)、《谁主沉浮》(浙江省话剧团)、《信仰》(湖北演艺集团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幸存者》(重庆市话剧团)这样张扬主旋律的作品,也有《我们的荆轲》、《要离与庆忌》、《相士无非子》、《天下第一桥》、《严复》等再现历史、具有反思意义的作品。

  此外,彰显地域特色、镌刻鲜明地方文化特征的剧目如《大巴扎》(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拓跋鲜卑》(内蒙古呼伦贝尔民族歌舞剧院话剧团)、《格桑花》(全总文工团)等优秀剧目,以其新颖别致的演出样式,极大地丰富了剧作的内容,增强了观赏性,编织了风土人情的长卷,展现了奇特的民族风情。

  文化惠民主题突出共享话剧发展成果

  本届展演坚持“文化惠民”理念,积极营造良好条件,吸引、方便更多群众走近话剧。主办方在展演剧场选择上“便利基层”。国家话剧院的《红岩魂》、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的《大巴扎》走进章丘百脉剧场,使县城百姓第一次有机会零距离感受国家级院团的艺术精品和来自万里边疆的民族风情;广州军区政治部战士文工团的《共产党宣言》和湖北演艺集团长江人民艺术剧院的《信仰》走进八一礼堂,让驻济部队官兵充分领略了舞台艺术的独特魅力。二是在系列活动策划上“走进群众”。4月28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哥》剧组主创人员走进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与广大师生就话剧表演、大学生剧社发展、观众群体培养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并邀请部分学生观看了演出,让当代大学生近距离感受话剧艺术的迷人风采。三是在票务销售分配上“公益惠民”。本届话剧展演坚持艺术水准最高、演出票价最低,最高票价为100元,最优惠票价仅20元,同时,每场还预留100张公益观摩票,赠给劳动模范、建设者、农民工及各类社会弱势群体,让人民群众共享话剧艺术繁荣发展的优秀成果。

  作为“十艺节”专业艺术单项评比展演系列活动之一,主办方通过实行低票价和组织院团进校园、进基层、进军营等方式,让优秀话剧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人民大众,丰富了城乡居民、在校学生及基层部队官兵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共享话剧艺术创作新成果的浓厚社会氛围。同时也为我市承办第十届中国艺术节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

jnrb1.e23.cn/html/jinrb/20130521/jinrb9899980.html

话剧艺术的饕餮盛宴 天津网 2013-05-21 14:14:00
4月28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大哥》剧组主创人员走进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与广大师生就话剧表演、大学生剧社发展、观众群体培养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并邀请部分学生观看了... 百度快照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