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6月4日讯 (记者苏珊)日前,一例特殊的肾移植手术在齐鲁医院实施,说它特殊,是因为供受体双方是爷孙俩,爷爷的年龄在64岁,孙子年龄为9岁,相差55岁的年龄差距,使这例手术成为国内亲属肾移植年龄跨度最大的一个病例,同时也给手术造成了不小的难度。
4日,记者在齐鲁医院血液净化器官移植中心病房见到了9岁的栋栋(化名)。距离手术已过去近一个月,目前孩子肚子上的刀疤还清晰可见,但已不疼了,术后他恢复得很好。在手术10天后,爷爷张继增就已出院,不过他还是每天一个电话记挂着孙子的身体。
爷孙俩来自潍坊青州,一家人均以务农为生。去年4年份,栋栋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在当地被确诊为尿毒症。张家人无奈接受了这一现实,开始给栋栋每个星期做透析,这不仅影响了孩子上学,还会阻碍生长发育,于是在透析半年多后张家决定为栋栋做肾移植手术。今年正月里,栋栋的父母和爷爷都来到齐鲁医院做配型。配型结果是,孩子的爸爸配型结果不符,妈妈和爷爷配型结果合适。“还是让我来吧。”张继增当时告诉儿媳。赵女士说,她明白公公为什么作出这个决定,一是因为公公心疼他们小辈,二是公公考虑着孙子年纪还小,这次捐的肾不一定能支撑孙子一辈子,如果他的捐肾坏了,儿媳年轻到时还可以再捐。在经一系列配型后,最后爷爷给孙子捐肾。4月6日,栋栋住进齐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等待移植手术。
该科主任田军告诉记者,这例肾移植手术不仅是国内亲属肾移植年龄跨度最大的一则病例,还是省内首例隔代亲属肾移植的病例。根据以往的肾移植手术数据,老年人的供肾不如年轻人的供肾成活率高,同时因为青少年发育不完善,8—18岁年龄组的孩子不如成年人的肾移植手术成功率高,此次爷孙俩间的移植手术将这两项风险叠加到一起,使得手术成功率比较低、风险大。对此科室进行了周密部署,量身定做了一套手术方案,这使得患者住院1个月后手术才得以进行。
经术前检查,张继增身体很好,没有任何疾病,与孙子配型也很匹配,但毕竟年事已高,术中仍要做好心肺功能、血压血糖等一系列监护。5月7日,爷孙俩运用吊腹腔镜手术进行肾移植,快速取出了张继增体内的供肾,减轻了他的手术痛苦,缩短了恢复时间。经过两三个小时的手术,爷爷的左肾被成功移植到孙子体内。
http://jnsb.e23.cn/html/jnsb/20130605/jnsb9942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