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临截肢伤保肢治疗“领头雁”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创伤骨科主任赵刚
山东大学骨科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创伤骨科和急诊外科主任赵刚,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从事创伤专业科研与临床工作已20余年。除了本职工作,他还兼任山东省医学会手术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济南军区战创伤委员会委员、济南军区骨科委员会委员、济南军区显微外科专业神经显微修复学组委员、山东省修复重建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脊柱脊髓损伤学会委员等社会职务,致力于创伤保肢领域的综合研究。
早在2001年,赵刚就被济南军区授予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他擅长各种创伤骨科和显微外科复杂及疑难病症的处理,尤其擅长四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病人的救治以及多发伤、复合伤病例的救治。先进的救治理念和救治策略,使其在交通伤重症——碾压伤、四肢严重创伤——濒临截肢伤、突发事件中多发伤等领域的救治水平位居国内前列。他多次被邀请在全国、全军的学术研讨会上做大会报告,获得同行的一致好评,被业内誉为创伤保肢的“领头雁”。
日前在全省骨科医师参加的骨科会议上,赵刚详细讲解了严重创伤救治的策略和方法,介绍了濒临截肢严重创伤的六大类型,重点分析了高能创伤与濒临截肢伤的关系、不同类型的濒临截肢伤的特点、伤情分析以及处理原则和修复措施、等内容。赵刚介绍说:“严重创伤引起的肢体严重损伤,手术修复是非常困难的,对于这类肢体的保留还是截除问题,需要医生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赵刚表示,从患者的角度讲,总是希望尽最大可能性保留肢体,这不但是生理疾病问题,而且是心理问题,残缺的肢体不但会造成部分功能丧失,而且对一个人的自信心影响巨大,作为医生应该充分理解这一点;从医生的角度讲,内心非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挽救患者的肢体,作为医生应该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尤其是显微外科技术,这对于救治伴有血管损伤或者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患者是非常必要的。
秉承先进的外科救治理念,凭借几十年的骨科临床实践以及80余例成功保肢的经验,在面对复杂、多发伤、存在生命危险和肢体缺失的病例时,赵刚采用简便可行、有效而损伤较小的应急救命手术处理致命性创伤,进一步复苏和计划分期手术处理非致命性创伤处理模式,保全患者的伤肢,避免生理潜能进行性耗竭,为计划确定性手术赢得机,体现了严重多发伤、应急救命、分期手术的内涵。严重创伤的救治一方面需要显微外科技术的介入,娴熟的皮瓣修复技术的介入,一方面还需要灵活运用损害控制理论。严重创伤,它是需要将先进的救治理念,救治方法和技术的巧妙结合和运用,更需要医护人员自身高度的责任感和勇于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赵刚对严重的肢体毁损伤,创新地应用一系列保肢救治技术做到尽量不截肢,不但能保住生命还能保全肢体。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探索并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他研究出一系列创新式的综合救治严重肢体毁损伤的方案:早期及时有效的抗休克救治生命、骨折微创固定、损伤血管神经显微修复、毁损皮肤原位回植、VSD负压引流、术后有效的溶栓、抗炎、抗痉挛及对症治疗,首先保住了患者的生命和肢体,术后根据患者的伤情恢复情况,采用个性化的显微外科修复技术修复缺损的皮肤和骨骼,加上后期及时的康复训练,让患者受伤肢体得到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
由赵刚主编的《濒临截肢伤保肢治疗学》一书,曾得到过中国工程院王正国院士和戴尅戎院士的首肯,两位院士对改书的编撰给予大力支持,分别为本书赋序。该专著是我国第一本专门介绍几乎涵盖绝大多数濒临截肢的六大类型严重创伤:大血管伤、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大块骨缺损、复合组织缺损、复杂肢体创伤、复杂离断伤保肢治疗的策略、方法和技术线路等的大型专著。他与国内许多奋战在严重创伤救治第一线的专家、学者一起开辟了一门新兴学科——濒临截肢伤保肢治疗学。
赵刚经常告诫其创伤救治团队,要始终牢记严重创伤的预后是由患者的生理极限所决定的,而不是靠外科手术进行解剖关系的恢复所决定的,应力争在患者生理功能发生不可逆损害之前进行复苏和尽量简易的手术,以挽救患者生命。对于那些生理情况很差的患者,过长或过分的手术干预,所导致的是给处于极限的生理功能的再一次严重打击,对处于衰竭边缘的患者无疑是雪上加霜,患者即使熬过了手术,也很难应对接踵而至的术后并发症。赵刚强调成功的DCS治疗,一方面需要加强医疗硬件设备的投入,另一方面需要一个协调配合的、多重纪律约束的团队,要求创伤外科医护人员,提高对损伤控制手术、ICU脏器功能支持和潜在并发症防治的认识和掌握,做到准确合理的选择适应症、积极有效的ICU支持和恰当无延误的实施再手术。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损伤控制骨科将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也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既要注重共性,更要注重个性。认真探索、找出病因、明确诊断、对症下药,使患者早日摆脱病痛的折磨……”这是赵刚的工作信条,也是他的职业使命。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心,促使赵刚一直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几十年如一日地投身于创伤保肢事业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里,赵刚通过不断地实践、思考、勤奋、创新,用行动诠释了“大爱”与“责任”,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行为,赢得了最普通但最珍贵的尊重。(董海生 乌敏整理)
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3-06/17/c_1248679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