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人图书馆”活动现场,大家进行不同观点的交流
鲁网7月1日讯(记者 刘梅婷)通过朋友圈推荐合适的“图书”、联系公益单位支持、制作活动logo……在山大校园里,有这样两位90后女孩,她们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自己创办的“真人图书馆”,通过与邀请的嘉宾这本活“图书”进行交流沟通,以此“借阅”他人的经历,消除偏见、分享人生。对于这对“姊妹花”来说,他们自己也通过这种形式践行着理想、丰富着阅历。
起源:从杂志中看到希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山东大学大二新闻系陈诗羽经常泡在图书馆里看书,但是她却又感到有些苦闷,常常觉得书里的知识和经验虽然好,但那些都是静态的,缺少一种动态的分享和交流。2012年初,偶然翻看杂志,一种名叫“真人图书”引起了陈诗羽的兴趣,自此,这种阅读新模式走进了她的世界,并变的“一发不可收拾”。
真人图书馆最早的活动源于丹麦哥本哈根5位年轻人创立的“停止暴力组织”。其通过读者与真人图书面对面阅读交流的形式来进行30至45分钟的对谈,对话性质是私人的,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真人图书来探知与自己不同的世界和观念,亦可以通过阅读而了解某个群体,或是某些群体所代表的文化。怀揣着深刻责任感的陈诗羽开始筹划着如何将真人图书馆发扬光大,而同级中文系的邱隽思对这个新事物也十分感兴趣,共同的目标与梦想将两人牵引到一起,这对姊妹花也成为了后来山东真人图书馆一系列活动名副其实的创立者。
经历:独身跑到广州、香港学习 志愿者已扩大到六所高校
上周日,“I think真人图书馆”在山东省图书馆开启,近百名来自社会各界读者齐聚这里,分享着自己与他人的故事。很多人不知道,这次活动已经是她们举办的第五期了。“之前在学校、咖啡馆都办过,还联合过天桥区也举办了一次,这次来省图,是完全面向社会开放的一次尝试。”陈诗羽告诉记者。
“因为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可循,起初的发展并不顺利,我只能经常逃课来学习真人图书的运作理念和模式,”陈诗羽说,两个人还先后自己去过广州、香港考察学习,在经过数次的实践后,“Ithink真人图书馆”已经有了长长的书单,包括同性恋、入殓师、服务性工作者的志愿者等“敏感书籍”。虽然辛苦,但俩人始终没有过任何怨言,“在梦想面前唯有坚持,否则一切都是徒劳的。”陈诗羽这样说道。
招募方面,由于没有过多的人脉,起先都是通过朋友圈推荐,后来拥有一定知名度之后,也会通过网络、咖啡馆打广告、媒体发布新闻等进行招募,但是最终入馆成书一定要经过志愿者们亲身的“阅读”。“一开始,真人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就我们两个人,后来志愿者逐步扩大到山财、济大等驻济的六所高校。现在我们学习之外的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真人图书馆上。”陈诗羽说。
担忧:莫变常规化“讲座” 资金是个大问题
“很多行业或者说群体我们并不是十分了解,存在一定的偏见,而这正是我俩想做的,一方面,消除人与人之间那些没必要的偏见,并了解对方;另一方面,分享人生不同的经历,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泊。”陈诗羽说起了创立真人图书馆的目的。然而,俩人的“事业”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比如这次活动中,一本真人书是“推理小说家”和“学霸”,但面对其山东大学研究生的身份,许多人来了之后,询问的都是与“司法考试”和“考博”相关的问题。另外,有些地方的“真人图书馆”有意无意地变成了“相亲会”、“批判会”、“诉苦会”。“本想沟通,却因为固有观念和偏见的限制,让误解和误会更深,我们也很担忧这样下去会变称常规化‘讲座’,也就背离了最初的想法。”邱隽思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资金运转也是真人图书馆需要考虑的问题。世界“真人图书馆”创办人鲁尼·艾伯格曾说,真人图书馆交换的是信息,而非金钱、关系和资本,如果不是公益免费的,真人图书馆就没有意义。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内有些城市真人图书馆会一次性收费几元到几十元不等,这似乎与公益脱了节,但譬如场地、人工成本等都需要资金,若没有赞助,很难维持长效运转。
“我们的活动一直是免费的,最初有网站给我们注入过一笔资金,同学朋友也曾支持过。目前的‘I think真人图书馆’已经纳入了共青团12355青少年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同时,我们会在一些场合进行‘Ithink真人图书馆’明信片的售卖等来募集资金,还没有想到更好的方法。”陈诗羽说。
说起未来的道路,俩人希望能在毕业之前把真人图书馆的各项事宜交接妥当,让真人图书馆能够长期存在下去,“起初做这个事情我也没去想太多,不管是否成功,都没想过放弃,我们始终认为,唯有多交流才能消除偏见,这个社会需要宽容,需要了解,对每个人皆如此。”陈诗羽说。在他们眼里,生命本就呈多样化,“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接触不同的生命,就能看见不同的色彩,所以每个人都应学会尊重与包容不同的生命形态和人生选择。
http://sd.sdnews.com.cn/jinan/201307/t20130701_1263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