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报6月28日讯 不知不觉,首届“泰山学堂”的20名学生已经到了毕业的季节,28日下午,泰山学堂的毕业典礼举行。这批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的山大“最牛本科生”,就业去向到底是哪里呢?作为“堂主”的彭实戈院士,如何评价现在的泰山学堂人才培养模式?以后又将在哪方面进行改进?
首批“泰山学堂”的学生,一共有10名数学取向和10名物理取向的毕业生,他们在大一期间,被单独选拔组建班级,并就基础学科的拔尖人才如何培养进行了探索。从一开始,他们就受到了广泛关注,被称作山大“最牛本科生”。
他们毕业后的去向,自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泰山学堂”副院长吴臻教授通报了2009级首届“泰山学堂”20名毕业生的去向。他们中,有2人被法国巴黎高师录取、3人被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录取,1人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录取、1人被美国杜克大学录取,1人被香港中文大学录取,3人被中科院录取,其他同学都被录取到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和山东大学攻读研究生,其中4人被确定为海外联合培养,还有1人选择了就业,准备继续向名校的研究生发起冲击。
“第一届毕业生,从毕业去向来看,都是选择了继续深造,继续走在科学的道路上,这与我们之前确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基本一致,可以说,这一届泰山学堂的学生,培养上是成功的。”泰山学堂院长、著名数学家彭实戈院士感慨道,看到亲自培养的学生选择去别的学校深造,“内心确实很纠结,也很不舍,但是,为了学生们的前途着想,我们还是愿意放他们走。”
如今,“泰山学堂”除了物理和数学两个取向外,新增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多个取向,每年都会从相应的班级中,全校选拔符合条件的学生进入“泰山学堂”进行学习。“从某个层面来说,选拔人才比培养人才更困难,我们也在努力地探索不同的维度考查学生,并形成滚动机制,不符合条件的学生,会回到普通班级继续就读。”彭实戈院士表示,经过3年的努力,学堂建设了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了优秀学生选拔和流动的机制、优秀教师推荐、聘任和考核机制,大力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了系统完善的拔尖学生培养模式,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重大进展。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30629/ArticelS08002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