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山东频道济南8月25日电(签约作者 席静 通讯员 荀水善 沈清颖)8月21至25日,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环心”垃圾填埋发电项目调研实践团以大学生、市民、企业和政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实地参观、企业座谈会、工厂实地考察以及政府官员专访的方式,对垃圾填埋技术深入分析和研究,深度解读环保企业的运作,向公众市民普及了环保科学知识。
8月21日,“环心”调研实践团对山东大学学生进行了初次社会调查,山东大学学生还对垃圾填埋技术与队员们互相交流并提供了许多建议。在济南市洪楼广场、泉城广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调研实践团进行了社会调查,宣传了环保知识,了解到生活垃圾处理与居民环保意识有着密切的关系,生活垃圾处理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居民环保意识的高低,而居民环保意识的提高,也促进着社区生活垃圾处理机制的完善。
实践团成员们除了实地问卷调查之外,还通过邮箱和人人、微博等社交网站,在网络上发放了调查问卷,得到了网友的配合与支持。
目前,国家正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8月23日,实践团成员们到达山东十方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对垃圾填埋场发电项目的发展以及环保产业的结构与前景进行调研。
8月24日,实践组成员们赴济南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实地考察垃圾填埋发电项目,成员们参观了垃圾山的治理情况,了解了垃圾填埋气的形成过程。在该厂,餐厨垃圾已经实现单独处理,垃圾填埋只是处理以前遗留的垃圾,新的固体废弃物将焚烧处理。通过现场查看垃圾山以及参观处理厂的中控站,结合垃圾填埋发电流程图,成员及一步增强了对该技术的认识和了解。
8月25日,实践调研团赴济南市环保局高新区分局,对朱春晖局长进行了专访。成员们通过采访的方式了解近年来济南市环保产业发展以及招商引资的现状,并结合新型垃圾处理方式的主题进行讨论分析。
本次活动也培养了团队成员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表达沟通能力,开拓了视野、提升了素质。更加重要的是,在调研之后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向普通市民普及了环保科学知识,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圾填埋场发电技术,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www.sd.chinanews.com.cn/html/article/20130825/20130825223445723340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