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公积金新政看似调整及时 实则过于随意

发布时间:2013-09-16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一项涉及普通民众的公共政策,应该以什么样的程序来调整,方可避免出现类似的超限反应?省政协常委、山东大学经济系主任侯风云教授认为,住房公积金涉及到普通民众的切身利益,其管理办法的调整应该经过充分而科学的调研、分析和论证,保证政策调整的预期目标得以实现。

  具体而言,侯风云认为,首先应该定位利益主体,对不同的利益主体进行分层确认,准确评估其利益影响点,理清政策调整对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影响,有一个精准的推算。

  其次,以对不同利益主体的不同影响为基础,科学评估利益主体的行为反应。同时,以个体的行为反应为基础,预设可能发生的普遍的连锁反应。

  再者,在前述分析、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管理部门应该对“新政”进行模拟运行实验,以便对“新政”予以全面的科学评估。国内一些改革“新政”之所以多进行局部试点,意义也正在于此。

  侯风云说,一些并不急等用钱的市民参与到争相提取住房公积金的行为中,说明市民对此番“新政”的调整存有不满,或者说对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不够信任。尤其是社会对公共保障性基金余额是否充足多有担忧的大背景下,民众个体此番的行为并不难让人理解。而需忌讳的是,针对超限反应的应急调整措施,看似及时实则过于随意。这种暗含了公共管理部门“绝对强势”色彩的行为选择,反而会加倍折损公共管理部门的信誉和诚信。

yinchuan.house.sina.com.cn/news/2013-09-16/16343573491.shtml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