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山东大学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校领导班子学习讨论会。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44督导组组长、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祝家麟出席会议并讲话。山东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李守信主持会议并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徐显明出席会议并谈了学习体会和认识。

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44督导组组长、重庆大学原党委书记祝家麟出席会议并讲话
祝家麟在发言中谈了他参加学习讨论会的感想和体会,传达了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和办公室的重要指示,并代表督导组对山大今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了建议和希望。他提出,一是要把学习贯穿教育实践活动的始终。只有持续不断的学习,才能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才能真正地找准问题,才能达到这次活动的目的。学校领导班子要继续从联系思想实际、学校实际、工作实际、查找“四风”的实际来不断学习,提高认识,真正做到中央要求的不虚、不空、不偏。二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认真查摆问题。校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一定要以“四风”问题为重点,具体地找、全面地找、深入地找,而不是抽象地找、选择性地找、表面化地找;要坚持开门搞活动,着重听取一线教师干部的意见和建议,要将查摆问题到不到位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志。对照检查材料的撰写、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开展、突出问题的整改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抓细抓实,对照检查材料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重点突出、内容实在、剖析深刻、触及灵魂,不要讲套话、官话和虚话。三是要在认真学习、查摆问题的同时思考如何整改,确保教育活动取得成效。学校领导班子要从党的教育事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发展目标上去找差距、找问题;要关注师生员工的期望,深入思考整改的措施,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凝聚起推动和谐发展的强大力量,实现学校新的更大发展,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技术事业、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山东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党委书记李守信主持会议并发言
李守信围绕“为什么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次活动要解决好哪些问题”、“如何开展好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三个问题,并重点结合高等学校的特点,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认为,第一,高等学校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师生的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好广大师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权益,为他们学习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服务。一切为了群众落到学校实际工作中,就是要转变观念,把工作的重心从管理转移到服务上来。要用服务的好坏来考核工作质量,要以教职员工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第二,高校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方面要及时调研、集中梳理,升华教职工的经验和意见,解决好他们关心的问题,以形成统一的思想意识,为学校改革发展增添持续的动力;另一方面,学校出台有关政策措施前必须也要先走从群众中来的程序,广泛听取教职员工意见,采纳后形成正式文件前要再到群众中去征求意见,使政策措施更加完善、更有针对性。第三,高校要从立德树人的高度来对待查找“四风”问题,要围绕“五看”下功夫:一是看会议室,看提出的改革发展举措是否存在不接地气的问题,是否缺乏教职工的理解支持,是否是拍脑袋做决策;二看办公室,看管理岗位是否机关化、行政化倾向明显,是否真正做到了为广大师生服务;三看讲台,是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否存在着教师站在讲台上不尽职的现象;四看实验室,教师是否真正的把功夫放在科研上去了,是否存在学风浮躁的问题;五看经费使用,科研经费是否存在挪用、套用、乱用问题,“三公经费”是否存在接待过多、搞攀比、摆阔气、高标准、不透明的问题,等等。他最后表示,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一定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切实增强阵地意识,从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来对待此次活动,在带头解决好自身存在问题的同时,和大家紧密配合,把学校存在的问题解决好,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山东大学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徐显明发言
徐显明以群众路线的历史发展为切入点,围绕群众路线的历史地位、民主法治与群众路线、大学理念与群众路线谈了学习体会和认识。第一,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是实现党的宗旨的根本途径,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来看,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制胜的法宝,是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政治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基础,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前提,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主体观就是以人为本,开展此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针对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脱离群众的现象,根本点在于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第二,从群众路线与民主法治关系的角度来看,新时期群众路线的制度化应该放在法治建设轨道上进行。法治既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实现群众路线的基本方式。践行群众路线要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要用法治的方式来反对命令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要排斥强制、强迫、专制、专横,杜绝侵害人权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事情发生。领导干部实践群众路线尤其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要奉行宪法法律至上、追求公平正义、监督制约公权、尊重和保障人权、司法职权独立、自由平等和谐等原则。第三,从大学理念、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来看,解决“四风”问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要沉淀制度性的成果。可以说,如果建立完善了以下的十项制度,就建立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高校的长效机制:制定大学章程,使师生员工的权利义务法定化;完善教代会制度,畅通民意渠道和监督民主方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包括三公经费的信息、相关决策信息及教育质量的全部信息;完善教授、学生列席校长办公会的制度;建立教师学生参与分配与管理学校资源的制度,保证每个老师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建立师生对学校工作及教学科研管理的评价制度;建立师生员工权利的救济制度;建立重大事项决策的咨询听政制度;建立校领导定期听课及联系基层的制度;建立健全问责制度。


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校党委常务副书记李建军,常务副校长王琪珑,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校党委副书记仝兴华,学校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尹作升,副校长张永兵、娄红祥、陈炎、韩圣浩,总会计师曹升元,校领导方宏建参加会议并分别围绕前段时间的学习、结合各自分管的工作谈了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认真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对党的群众路线、对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增强了贯彻群众路线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群众路线工作,必须充分相信广大师生,积极依靠广大师生,围绕解决“四风”问题,坚持贴近学生、贴近教师、贴近实际,努力破解学校发展的难题,全面推进学校的发展。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继续加强学习,把学习教育贯穿活动始终,不断增强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态度,边学边查边改,扎实做好下一步的工作,确保教育实践活动取得应有的成效。
督导组副组长、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袁自煌以及督导组其他成员出席学习讨论会。校党委委员列席会议。
http://edu.ifeng.com/gaoxiao/detail_2013_09/25/29877609_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