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新旅游法“迎考”不文明顽疾根治几何?

发布时间:2013-10-04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旅游观点

  10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开始实施,“重拳”治理零负团费、欺客宰客等困扰旅游行业多年的“顽疾”。受此影响,我国多地旅游线路价格较往年同期都出现上涨。法规卡住了回扣等“隐性收入”,“涨价”能否换来“质优”?不文明出行的“到此一游”能否终结?法规能否倒逼中国旅游业转型升级?……

  “到此一游”能否终结?

  法国卢浮宫泡脚、埃及神庙里刻字、帕劳海边扔垃圾……近年来,中国人出境旅游的人数在不断增长,但一些游客在黄金周旅游时表现出来的不文明行为,不仅损害了国人形象,也拷问着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

  为此,旅游法规定,“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山东银座旅游有限公司导游牛猛认为,旅游法倡导文明出行,不文明行为有望减少。

  也有人并不“乐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杨富斌等专家认为,文明出行属于旅游者义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者的个人素质,目前旅游法对不文明行为主要靠教化而非“严法”,不文明出行不可能一下子就“刹住”。

  旅游法能否倒逼升级?

  不少专家认为,我国虽是旅游大国,但并非旅游强国,希望旅游法的实施能够提供一个转型升级的契机。不过,想要从根本上治理旅游业多年形成的畸形发展模式和顽疾仍然任重而道远,光靠一部法律显然远远不够。

  一位法律人士说,其实在旅游法之前,我国不少法律法规都对一些旅游业顽疾进行治理,但由于有关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顽疾难以治愈。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许峰认为,国内导游的薪酬可借鉴网络购物“好评差评”的方式,将导游和旅行社资料汇总到第三方信息平台上,由游客对导游和旅行社的服务质量进行评价。如果获得差评高于某一数值,主管部门应介入调查,情况属实应予以处罚。 (据新华社)

http://www.qh.xinhuanet.com/2013-10/03/c_117589297.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