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闫瑾和他的父母。 记者 王富晓 摄
□记者 王富晓
“这是我第二次与闫瑾同学见面,之前一次是在省实验高中的高考招生宣讲会上。我代表学校招办,把这份录取通知书交给闫瑾,接下来,他就是山大正式的一名新生了。”9月30日下午3点钟,山东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招办主任柳丽华亲手把通知书交到了闫瑾的手中,至此,经过近3个月的时间,这名15岁的高一学生正式被山大泰山学堂破格录取。
略感意外的是,这名之前一直低调不肯露面的学生,其实是一个“熟面孔”,就是在去年和前年高考期间屡次被记者“捕捉”到的年龄最小考生。
13岁高考就过了二本线
瘦削、高挑,皮肤略显黝黑,个头也已经达到了一米七五左右,见到闫瑾后,记者发现,这个15岁的新生有些面熟。9月30日下午,在父母的陪伴下,闫瑾到山东大学办理入校报到手续。
之所以觉得闫瑾面熟,是因为去年和前年的高考时,他都报名参加过。“唉,这也算是我的伤心事吧!当时想考中科大的少年班,没考上。”闫瑾笑着说,13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高考,成绩只过了二本线,去年高考成绩同样不理想。接下来,去年参加中考,进入省实验中学学习。今年,他再次参加了高考。
柳丽华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北大附中的一名校长向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推荐了闫瑾这名学生,并附上了闫瑾的自荐材料。之后,包括招办在内的多名工作人员,都对这名学生非常感兴趣。
院士的评价是“很好”
7月2日,在国外出差的彭实戈院士特意委托数学院的几名负责人,按照泰山学堂的选拔标准,对闫瑾进行了首次面试。当时的面试官之一、数学院副院长黄华林教授告诉记者,当时他提问了几个“费马大定理”的有关内容,闫瑾都有自己较为独到的见解,面试小组最终的结论是,闫瑾的数学水平和泰山学堂里的优秀学生不相上下。
7月18日,黄华林教授带领闫瑾来到北京,闫瑾得到了彭实戈院士的单独面试,面试的内容除了数学之外,还包括物理等多门理科的课程,以及交际能力、语言组织能力。15岁的闫瑾给彭实戈院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的某一天,彭实戈院士在给招办打电话时,用两个字概括了闫瑾的表现:“很好!”
接下来,山东大学按照相关规定,先后在校内拟录取公示、上报省招委、教育部等,一直到9月底等来了教育部的肯定答复。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31001/ArticelS05002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