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史见长的山东大学,再次迎来理工科出身的校长。
张荣,这个15岁便考入南京大学的“物理神童”,从南大的好学生,一步步成长为最年轻教授、学科带头人、学术型副校长。如今,他离开母校,成为山东大学的新任“掌门”。
10月21日,也就是张荣赴任山大校长的前一日,他为研究生布置作业到深夜11点,才熄灯关门,走出南大光电实验室内那间不足6平方米的办公室。这一细节或许能为张荣其人做一注脚。
本报特派记者 张榕博 发自南京
最后一天“留给”实验室
在赴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前一天夜晚,张荣在南大光电实验室809-2室里待到了深夜11点。实验室一层的门卫虽是个新人,但对于张荣半夜下班的事情,早已习惯了。
张荣的老同事、南大光电实验室教授谢自力有些遗憾。他原想着给张荣一个简短的庆祝与送别,但那一晚,张荣一直在忙研究生作业的事情。第二天,张荣就离开了南大。
张荣的这间办公室不足6平方米,不仅光线昏暗,而且塞满了各种书籍。虽然在行政楼208房间还有一间宽敞明亮的副校长办公室,但谢自力透露,喜欢研究的张荣更多时间用在了实验室的这间小屋里。
谈到张荣,原物理系的同事们对他的印象几乎都与学术相关。1979年,在恢复高考的第三个年头,年仅15岁的张荣考入南京大学物理系。1986年研究生毕业后他留校任教,26岁时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30岁那年又被破格晋升为正教授。
在担任南大副校长前,张荣已是国内多个光电子材料及器件专题专家组成员,1999年便进入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我在职的时候,张荣还在物理系读研究生,虽然我没有教过他,但是他给老师们的印象就是很聪明,也非常认真,很有灵性。”南大物理系退休教师王镕鑫回忆说。
谈到这股学劲,张荣曾回忆说:“一想到已经60多岁的郑有炓老师还经常在实验室里待到凌晨一两点,自己就没有任何懈怠的理由了。”特别是他从事的液晶、高速电脑、微波和通讯的物质研究,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让他“学习不止,战斗不止”。
2013年5月,张荣入围中科院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
分管外事引进大批海外人才
“原本以为张荣会留下来做南大校长,没想到去了山东。”采访中,南大物理系张荣的同事朱劲松教授对记者说,张荣赴任山大的消息让他感到意外。
不过,作为一名学术顶尖人才,“改行”做校长的意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1999年,从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学成归国的张荣担任南大物理系教授,正值职业生涯的巅峰。不过3年后,他却从学术岗位上转任南京大学副校长。
对于为何要将一位学术领军人物“升级”为副校长,张荣的不少同事捉摸不透。
成为分管外事的副校长后,张荣频繁与国外学界联络,并积极与侨办合作,发挥南京大学庞大的海外校友资源。前联合国秘书长布特罗斯•加利、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尔费罗夫等国际知名人士先后造访南京大学。在环保方面,南京大学和台湾中央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倡导发起成立了绿色大学同盟,开展绿色教育、绿色研究。
张荣还力促大批留学人员回校创业,成为“新南大人”。南京大学留学归国学者联谊会副秘书长曹毅前几天才得知张荣离任的消息。他称自己虽不认识张荣,但他知道,在引进海外人才和联络海外优秀资源方面,张荣功不可没。
“大手笔”推动南大院系改革
22日下午3时,虽然山东大学校长的任命仪式已经在济南举行,但在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的黑板上,作为原常务副校长,张荣的名字还没有换下。
作为常务副校长,在近几年南京大学110周年校庆和院系改革中,张荣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作为百年名校,南京大学的物理学专业是我国基础学科中最为著名的学科之一。不过,早在2006年,研究半导体的张荣便希望通过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让年轻人才转型成为应用型人才,用科学带动产业,甚至改变传统科学价值观。
在一次半导体照明方面的科学会议上,张荣提出,鉴于巨大的应用需求,半导体照明发展出现了市场领先于技术发展,技术研究领先于基础研究的特点。因此,加快半导体照明若干基础科学研究,解决产业发展的瓶颈,已经迫在眉睫。
2009年底,一次被媒体称为“大手笔”的南大院系改革启动。曾经的知名院系物理系进行重组,一些以工科见长的院系单独成院,物理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等三大学院应运而生,拉开了南大通过理科向工科延伸的序幕。
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这样评价这次改革:此举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和结构,顺应国际高等教育和科技发展趋势,今后将能更好地服务国家与地方建设。
而一位物理学院教师评价说,新的机制以市场为导向,盘活了许多资源。
在张荣离任前的最后一次新学期工作布置会上,他依然强调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博士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大力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这为人们猜想张荣赴任山大后的工作方向提供想象空间。
“山大是一个文史哲很棒的学校,现在去了一位理科背景的校长,说不定是一件好事。”张荣的南大同事朱劲松教授说。
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1023/c25408-23301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