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乐一多元文化作品
【个人简介】
刘乐一,男,1957年12月18日生于山东省昌乐县懒边园。现为山东大学美术学研究生导师、教授。山东大学校徽设计者。
刘乐一教授的多元文化视觉传达理念颇具影响,又是一位集诗、书、画、印熔铸一身的资深学者。他精于古文字学、易学,曾因破释贵州红崖天书和解释周易卦符依存的汉字属性而闻名于世。其国画擅长于文人写意又符合时代之独创,书法多篆隶书体且自成一脉,篆刻以钟鼎入印又多肖形。诗词熟谙韵律又茶禅相宜。主要著作有《一乐斋印存》、《懒边园诗集》、《中华传统绘画鉴赏》、《从古文字演变释周易卦符之汉字属性》、《红崖天书考释》、《自然二元识辨》等。
1996年,记者初次听说刘乐一教授的大名。当时,他奔赴贵州省破译“红崖天书”的事,可以说一下子轰动了全国。到后来,在采访中接触过几次,记者亲身感受到,集诗、书、画、印艺术于一身的刘乐一先生,浑身洋溢着一种浓厚的艺术气息,却没有一般文人的那种矜持。他说话豪爽,为人宽厚,很具山东人的性格,其各种艺术作品,都独具风格,令人赞叹。
■破译“红崖天书”轰动国内
刘乐一先生自幼跟随外祖父长大。受外祖父影响,他从小就喜爱搜集民间墨、印、字、画,这为他日后选择艺术道路起到了引导作用。
上世纪80年代初,刘乐一先生大学毕业被分配在山东大学 出版社,先后任美术编辑、总编室副主任、技术编辑室主任,主要从事图书的装帧设计和技术编辑工作。
他先后为山东大学出版社、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黄河出版社、《文史哲》编辑部等书、刊社设计正式出版的封面达千余种。其中,《成仿吾文集》获山东省优秀图书编辑奖、封面编辑一等奖。由于他多才多艺,曾多次被国家教委调去参加文交会、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馆等相关部分的展览总体设计。现在的山东大学校徽就出自刘乐一先生之手。
1996年,他应贵州省安顺地区博物馆之邀,奔赴贵州省考察“红崖天书”。他首先在流传的几十种“天书”摹本中考证出清代霍鸿锡摹本为真迹摹本。
后来,他将“红崖天书”破释为汉字属性的“丙戌之时,宦官乱政,有口难言”和“自此不问政事,从此隐居山林”的字义。“红崖天书”的破释,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并得到历史、文字、文物学界的众多专家学者认可。
山东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赋学会会长龚克昌先生撰文,著名学者张鹤云、孔令仁、欧阳中石、石可、康殷、徐经泽、周来祥等先生一度同启,称:“刘乐一者,才士也。君甫至不惑之年,即显名于……刘君正值盛壮年华,来日方长,其前程无可限量也。”
■他诗、书、画、印 无一不精
作为山东大学校徽设计者和山东大学美术学研究生导师,刘乐一先生是一位集诗、书、画、印于一身的通才。
其诗,新旧体诗(词)兼善,熟谙格律而又收放自如,已经出版有《懒边园诗集》一书。他的新体长篇叙事诗《懒边园》也一直在笔者的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其书,以篆隶为主,自成一体,并对中国书画鉴赏、易学、古文字学有突出研究。专著有《从古文字演变释周易卦符之汉字属性》、《红崖天书考释》等。
其画,擅长文人写意国画,著有《中国传统绘画鉴赏》等。
其印,篆刻是以钟鼎入印而又多肖形,创作的时候,他不但刻,而且还铸。有时,一个印文他能三番五次镌或铸出好几方印来。几年前,他专门刊印了《一乐斋印存》。
1992年起,刘乐一先生先后应韩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学术界、文化界之邀进行讲学和举办书法篆刻展览,均获成功。
1993年,他的篆印114字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发表在《书法》杂志上,曾轰动印坛。他曾为诸多国际名人和社会贤达之士刻印。
■创造性完成百家姓图腾绘制
近年来,刘乐一先生又醉心于多元文化视觉传达方面的探索。不久前,他带领他的研究生创造性地完成了120多个百家姓图腾的创绘。
他们把姓氏字符通过多元文化视觉所体现的画艺因素,结合各民族在图腾艺术发展中所产生的图释遗存,从审美角度进行平面组合,使其形成体现中华姓氏文化的视觉传达,展现图案艺术的魅力。这一图文并茂、追源溯史的创新艺术一面世,就引起了共鸣。
正像刘乐一先生在他的《百家姓图腾》专辑前言里所说,百家姓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集存,它涉及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重要学科,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中华民族同祖、同源、同域、同质文化的象征,图腾的绘制是对我国古老宗亲文化传承的一种探索。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31022/ArticelB04002JQ.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