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昊实习生张伟任婷婷
女报记者 孙昊 实习生 张伟 任婷婷
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 这些其实和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 而不是他人的命运——— 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这段话出自赫尔曼·黑塞的代表作《德米安:埃米尔·辛克莱的彷徨少年时》,也是山大女生陈诗羽的内心写照。所以,她将这段共鸣的文字写在日志中。
文化沙龙、Ithink真人图书馆创始人,国际义工、公益青年、旅行爱好者……人们很难把这么多角色与眼前这名瘦弱女生联系在一起。与她谈话,你很快就会被带入她的世界。沉稳睿智的思想、超出同龄人的独到见解、斩钉截铁的做事风格,正是她人生阅历的积淀。
21岁的陈诗羽,是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四学生。这个南方姑娘,有着大海般宽广的心和不服输的韧劲。谈到自己的多重角色,她说:“无论做什么,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找到自我。”
游走于边缘的思想者
2013年夏天,当济南各大媒体上都出现“Ithink真人图书馆”这个词后,陈诗羽在同学中一下子火了。直到Ithink真人图书馆在济南小有名气的时候,人们才见识到这个游离于群体的姑娘,有着超前的想法和过人的胆识。其实,刚上大学那会儿,当多数人还沉浸在摆脱学业束缚的喜悦中尽情享受生活时,她就已经凭借个人的独立思想崭露头角,办了一件让身边人颇感意外的事——— 创立文化沙龙。“办沙龙的初衷很简单,让所有思想和灵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和尊重。”谈到创立沙龙的原因,陈诗羽说,“我一直很羡慕这种轻松愉悦的聚会方式,浪漫而富有情调,轻松平静而且令人心情愉悦,用一句矫情点的话说,就是把大家放在人类文明星空下,褪去束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本身就是人类最原始的人性。若是能享受这种不同思想的撞击,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
采访中,她这样描述了自己的感受,“也许随着年龄的增长,回味一下大家就着柔和的灯光,浪漫的爵士乐,做着各种畅谈的场景,回味当年浪漫的自己,那种感觉深刻,并清楚地告诉我,自己真实地活过。”那年冬天,一群年轻人在尽情享受自由、享受年轻、享受娱乐。“沙龙给予人的,不仅是短期的帮助,更具有长期的效果,一个人在经过不断的碰撞,知识素养得到提高,这样无形的东西,将会一生受用。”当时的她或许并没有预料到,把新思想作用于现实的真人图书馆可能就是她思想沙龙延续的另一种形态。
她对新颖的事物充满了与生俱来的好奇。用一年的时间,她和伙伴将全新的文化公益概念引入山东,创办了山东第一家真人图书馆,从校内到文化咖啡厅,从与政府合作到联手12355展开六所高校巡展,从无到有,从懵懂到成熟,从自由到责任,从理想走到实践。
打破书籍与人的隔膜,推行面对面的交流,真人图书馆架起的是心灵之间的桥梁。“对理想的坚持,对文化和边缘群体的好奇和关注,是我一直在坚持真人图书馆最初的理念,不断地去探索发展道路,探访并与香港真人图书馆进行交流,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的真人图书馆保持联系,而这一切,只为还原事物最本来的面貌——— 尊重,真诚,平等。”可以说,这个看起来有些弱小的女孩是思想上的强者。
21岁女孩的“公益梦”
廊开,泰国东北部城市,位于湄公河南岸。之前,它对于陈诗羽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如今她居然已经站在这片土地上。
湄公河暖暖的风,让你人醉,喝一杯10B的大玻璃水,坐在面朝湄公河的小庭院里,看着对面车来车往的老挝,心旷神怡,每天遇到不同的人,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好日子。“你不知道明天将见到什么,面对什么,总是有新鲜的事情在等待你,充满了希望。”2012年7月6日,在冲破了父母朋友的阻挠后,陈诗羽踏上了去泰国做国际义工的路。
这又是一个大胆的决定,“我偶然翻了一本杂志,了解到了这个国际义工项目。”当时正值暑假,陈诗羽想何不利用假期奔赴泰国做义工。如果说Ithink不经意间给她创造了一次公益实践,那这次国际义工就是她自主选择公益了。
提起这次活动,陈诗羽说:“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中文课教好以及辅助英文课程,孩子们学习中文的热情很高,学的也很棒。”孩子们有时候会转过头望向她,她也总是会对他们微笑,不是假装,而是发自内心的。“爸爸以前总是批评我不会微笑,不够热情,态度冷漠,但我想自己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对他们笑,他们会对你笑,这是天使在对你笑,也是上天给你最好的礼物。”由刚开始的不适应到后来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她用自己的真诚收获了信任。“这个国家的人民总是冲着我善意地微笑,我们两个女生第一次单独出国,没有亲戚朋友依靠,但我们之所以能顺利前行,少不了这个国家善良人民的帮助。”抱着对泰国孩子的爱心而出行,同样也收获了泰国人民真挚的情感。当问及这次活动的意义时,陈诗羽说,“我想起了所有教导过我的外国人,不知道他们现在过得如何,而他们的学生,正在以同样是教课的方式去做努力,教好下一代。你问我做志愿者的意义在哪里,那最好的解释我认为就是回报了。”
由最初的文化沙龙到Ithink,再到国际义工,她在公益活动里一步步成长,一点点找到自我,何为公益?“用真诚和尊重实现每个人生而平等的权利”是陈诗羽一直坚持的理念。在如今全民公益的热潮下,她对于公益的坚持多了一份纯真。
她的自我是基于对公益活动发自内心的热爱而存在的,正因如此,她更要在这里实现生活的价值。
透过公益 认识自我
文化沙龙、微讲座、Ithink真人图书馆、泰国义工……陈诗羽在全民公益的浪潮中开辟出了一条独特的公益模式,“我们可以称之为新公益,它有别于传统的帮扶形式,在新公益里,我们更多的用平等、尊重、包容的心态关注人的精神层面,有的时候,改变一个人的思想会带来更大的帮助。”这种思想时刻体现在她的公益实践中,Ithink真人图书馆很多期都是在关注一些边缘群体,例如从事同性恋工作的人、流浪歌手等等,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远远重要于提供物质上的帮助,“他们渴望被社会理解,”陈诗羽说。
边缘群体、青年发展、多元文化、环境保护一直是陈诗羽关注的公益目标。她觉得传统的帮扶手段可能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通过专业技能、思维能力等综合的方式给人们带来思想上的改变会成为突破现在公益效果不持久的瓶颈。这也是目前国内一批具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探索的公益之路,陈诗羽说,“这群人多半是理想主义者,对社会抱有美好的期许,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社会带来改变,我也是其中之一。我希望通过我的实践增强大家的公益意识,带动周围的人去思考公益。”
当问及她坚持新公益的理由,陈诗羽掷地有声地说了两个字———“改变”。以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为出发点,探索一条崭新的公益之路,用自己的能力改变社会是她永恒不变的追求。她在用公益改变社会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虽然做公益不是生活的中心,但是却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颗感恩、包容的心是公益带给我最大的变化,”陈诗羽说公益实践使得她学会感谢周围的人,用包容的心态看待这个世界的每个差异的个体,“举办真人图书馆使我接触到了很多不被社会认可的群体,通过走进他们的内心,我渐渐地理解这些人,并和他们成为朋友”,这也许是做公益之前没有想到的。
今年夏天,陈诗羽是在泰国度过的。又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带着崭新的公益梦,沐浴湄公河的明媚阳光。这一次,她有更多的时间去接触当地居民,领略风土人情,虽然不是带着确定的任务前去,但是这一次的旅行承载着她更大的梦想,“上一次的义工旅行更多的是满足于我对一个国家及对公益的好奇心,这一次的旅行更多是深入当地去探讨当地的文化及别人所不知晓的东西,去逐渐成长为一个沙发客,去接触更多的人,去经历更多的故事,以及去拥抱更多不同的可能性。”
如今,她作为文化旅行者,想把更多异域文化带给人们,延续她思想传播的公益梦想。“越努力、越幸运”是她人生不变的信条,“To see the world,to embraceit, and the world will be yours.”
dsnb.e23.cn/shtml/dsnb/20131007/119645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