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HIGHLIGHTS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三年前不入眼 读完研挤破头

发布时间:2013-11-18 00:00:00 发布来源: 作者:

12.jpg

16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体育馆,多个单位的招聘台前挤满了求职者。           记者 王富晓 摄

  □记者 王富晓      

  “今天一定要找到个保底的,年前争取先把自己卖出去。”11月16日,山东大学举行2014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就在招聘会的前一天晚上,硕士生小齐就暗暗定下了这个目标。说起这两个月的求职经历,小齐无奈地说,3年前看不上眼的单位,现在却要挤破头,“我看中的一个单位,一共招10人,报名的人数已经超过了800人,真是心里没底啊!”

  只有三四个单位发来面试通知

  小齐老家在山西朔州,是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今年25岁。毕业后能够进入一个不错的电力设计院,是班里40多名同学的梦想。

  从今年9月份开始,小齐就把重心放在了找工作上。“学校里有宣讲会,我们就会看看,还有一些单位需要在网上投简历,一般符合条件的,我都会投一份。”

  如今,小齐已经投出了42份简历,除了有三四个单位发来面试通知之外,其他的都石沉大海。“像一些电厂什么的,我总感觉适合本科生去,如今读了三年研究生,再去电厂一线,面子上确实有点儿过意不去。”小齐说,自己想留在济南,“毕竟在这里上了六七年学了。”

  小齐收获最大的,就是收到了中广核的面试通知,“面试内容很宽泛,跟我聊了聊业余爱好,而真正问到专业课的地方并不多。”最终,中广核同意录用他。

  不过,小齐却反悔了。“工作地点在广东,并且还是核电,想想就觉得不太爽,而且家里人不想让我走那么远,只好放弃了。”

  心仪的单位3年前并不吃香

  小齐说,如果想留在济南,最对口的也最想去的单位,就是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这个位于闵子骞路上的公司,成为小齐班里不少同学心仪的地方。

  这家单位今年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投放的招聘计划是10人,而在小齐报名的过程中,根据报名序号显示,报考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已经超过了800人。“80比1,竞争太激烈了。”小齐说。

  对于这家单位,小齐记得很清楚。三年前,正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小齐认识了一位研究生师兄,当时,这个单位在研究生的眼中算不上吃香,“如果最后找不到特别好的单位,就会选择去这里,山大的研究生,几乎有一个接收一个。”

  在他读研一的时候,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兄工作没落实好,最终定了这家单位,甚至一度被同学们鄙视;到了研二的时候,情况急转直下,他们专业的毕业生,一共只有两人去了这家单位。

  如今,轮到自己找工作了,这家单位却成了香饽饽,“除了电气专业要12个人,其他的安全技术、技术经济、热工等专业,都只要三个人,竞争真是激烈。”小齐有些无奈地说。

  转完招聘会也没找到合适的

  16日一大早,小齐和同班的几个同学一起,带着厚厚的一摞简历,从山大千佛山校区坐校车到了中心校区。体育馆内,一场大型的毕业生招聘会正在举行。

  转了一圈又一圈,小齐发现,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太少了。小齐说,班里40多个人,现在差不多有10个人确定了工作,主要是潍柴动力和中广核,在小齐眼中,这些单位3年前本科毕业就能进去。

  “像电厂、电建公司,纯一线的工作,我们觉得太辛苦。而想去的研究院、设计院,竞争又特别激烈。”小齐告诉记者,因为多读了几年研究生,所以,他感觉应该有一个稍微高一点儿的平台,不能再去跟本科生抢饭碗。

  一直到上午11点钟,小齐手中的简历也没投出去一份。“有一个北京的公司待遇还不错,当招聘人员跟我谈起北京的高房价时,我又一次退却了。”

  小齐说,接下来这段时间,他需要戒掉打羽毛球的爱好,安心地去找工作,一定要在过年之前找个保底的工作,而保底的月薪,小齐定在了4000元左右。

  相关新闻 今年山大研究生就业率高于本科生

  □记者 王富晓      

  读三年研究生,工作却很可能与三年前本科毕业的单位不相上下,这让很多人感到郁闷。不过,以2013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研究生的一次就业率超过了本科生,达到92.38%。采访中不少研究生都觉得,比本科生多读了三年书,工资待遇方面肯定要体现出来,3000多元的月薪对他们来说,基本不具有诱惑力。小齐告诉记者,除了待遇方面的因素外,有的企业在岗位设置方面,既要本科生,又要研究生,体现不出太大的差异。

  对于研究生普遍存在的就业压力,山东大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授王怀明表示,学生在就业之前,最好初步确定个人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并在就业过程中,按照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意识地去寻找,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性格和能力倾向等因素都要有所了解。

  记者了解到,山东大学2013年毕业生人数为10947人,这其中本科生的一次就业率达91.62%,研究生为92.38%,比2012年都有了不同程度增长,同时毕业生出国出境人数和去西部就业的人数也有所增加。

http://shrb.qlwb.com.cn/shrb/content/20131117/ArticelS05002JQ.htm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QQ校园号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