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张卫波
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北立面
济南是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近现代的风云变化,让不同风格的近现代建筑在济南安家落户,为美丽泉城增色不少,这些建筑多具备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近日,济南文物部门完成了包括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等在内的共23座文物建筑牌匾式保护标志挂牌工作,赋予了这些建筑神圣的“法律”身份。
文物建筑有了法律护体
今年3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大辛庄遗址、明德王墓地、平阴永济桥、翠屏山多佛塔、长清莲花洞石窟造像、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原胶济铁路济南站近现代建筑群、原齐鲁大学近现代建筑群、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等9处文物点(群)名列其中。
为文物保护单位树立保护标志,是加强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对此,济南市文物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他们将9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信息函告相关部门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加强保护。另外,市文物局牵头做好了专门档案建立工作并划定保护范围。为了更好地标明文物身份,提醒人们爱护,市文物部门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挂牌保护作为工作重点,为已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3处国保单位等共23座文物建筑制作了牌匾式保护标志,并完成了挂牌工作。
这些已挂牌的文物建筑,包括山东邮务管理局旧址、山东邮务管理局办公住宅旧址、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华银行旧址、交通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德国诊所旧址、小广寒电影院旧址、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济南分行旧址、原胶济铁路济南站、原办公用房、原车站邮局和原站长室、英国浸礼会礼拜堂、广智院、原齐鲁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现存的新兴楼、求真楼、共合楼、和平楼、健康楼、科研楼、解放楼等,这些都是近现代济南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风格各异的建筑丰富了济南历史。
记者看到,这些不锈钢材质标志牌挂于建筑外墙显眼位置,注明了文物保护单位级别、名称等信息。“这些很具积极意义,这次挂牌的主要是近现代建筑,这说明国家保护力度在增大,挂牌赋予了建筑法律意义上的身份,提高了公众保护参与意识,同时使这些近现代建筑成为突显历史记忆、展示文化元素、展现城市特色、提升名城内涵的城市新名片。”齐鲁建筑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建筑大学教授姜波说。
建筑寄托老济南感情
很多老济南人对身边的近现代建筑有着很深感情,在这些从年少时代就存在并伴随他们走向暮年的建筑被挂牌保护后,很多老人表达了喜悦之情,这些地方承载了他们很多的回忆。
作为保存完整的近现代建筑群代表,位于现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和齐鲁医院的原齐鲁大学和齐鲁医院建筑群无疑最具代表性,这些始建于20世纪初的建筑物见证了西方现代医学在齐鲁大地的生根发芽,虽然不如德国领事馆旧址、德华银行旧址等地为人熟知,但对很多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人来说,这里再熟悉不过,家住附近的隋桂琴老人就是一位。
位于现齐鲁医院内的新兴楼原为济南共合医道学堂的医学大讲堂,始建于1909年,1911年落成,隋桂琴的父亲当年就在这里读书,她也经常在附近玩耍。新兴楼分为东、西翼楼和中楼三部分,中楼主体三层,设有半地下室,东、西翼楼方形二层,带有半石砌地下室。中楼屋顶为仿中式歇山顶,翼楼为四角攒尖顶。屋顶,墙面,窗户均造型别致,不拘一格,整座建筑富于变化美感,与共合楼、求真楼一起组成环境氛围和谐统一的近代建筑群。据隋桂琴介绍,新兴楼原来只有中楼,东、西翼楼都是后来增建的,这里曾先后作为学校教室、医院病理科使用,现为齐鲁医院办公二楼。
而令隋桂琴印象最深的还是现在作为食堂使用的原英国浸礼会礼拜堂,“这原来是座基督教堂,是齐鲁大学神学院的配套工程。”记者看到,礼拜堂坐南朝北,主立面北山墙上开一硕大火焰式双心尖券大门,两侧附壁上端及山墙尖端皆有西洋神龛式券窗,东西侧墙也开有火焰式尖券窗,但屋顶又采用中式建筑的双坡顶,整体中西合璧,实为建筑佳作。“我小时候经常跟伙伴们在这儿玩,但后来宗教活动停止了,文革期间这还一度成了厂房。现在成为了挂牌保护文物,也算有了好结果。”隋桂琴说。
老建筑保护需开拓方式
目前,济南多数近现代老建筑仍处使用中,如原齐鲁大学和齐鲁医院建筑群现在仍是办公场所,而有些老建筑则用另外一种形式发挥余热,如被改成高档餐厅的济南小广寒电影院。
位于经三小纬二路的小广寒电影院由德国人创办,是济南最早的电影院。新中国成立后,小广寒电影院命运几经转变,2008年,为传承小广寒电影历史,餐厅老板决定建设一处“电影主题”餐厅。
如今的小广寒餐厅门脸已恢复了巴洛克式建筑原貌,弧形的“脸面”、四个平圆券窗子、顶部呈叠落的曲线状山尖、再加上下半部分的旧青石墙面,让不少老济南人觉得当年的小广寒电影院又“回来了”,尤其是门脸上方大大的标志性数字“1904”,彰显了这座建筑的历史。据了解,当年重修时,餐厅方面提出只许进行内部装修,电影院内外建筑不许有改动,因此建筑原貌得以保留。
记者注意到,餐厅方方面面都与电影有关,走进餐厅,迎面是一面屏风墙,后面是一个小规模电影器材展厅——— 各种电影放映机、胶片,在这里都能见到。大厅上方屋顶灯也是各种电影人物影像,墙上有不少经典电影海报。墙上各种指示牌也用电影胶片做成,上面印有“定军山”、“小广寒”、“1904”等与电影和小广寒历史有关的信息。“电影在这里面是一个线索,承载历史元素,建筑是最直观的。”餐厅经理告诉记者。“对可利用的老建筑进行商业化运营,也是对老建筑保护的一种方式,同时小广寒本身也有保值和增值的需要。”姜波说,“文物建筑兼具使用功能,通过商业开发或改造,这些文物毕竟保护下来了,这是文物保护的一个方向。但对目前整体情况而言,这种保护方式较为单一,很多不具备改造意义的古建筑或近现代建筑正面临着尴尬,还需要想出更多可行性办法来保护。”
jnsb.e23.cn/shtml/jnsb/20131124/1217326.shtml